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中能欣安为路桥铺上“电热毯” 以科技智慧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6-28 20:37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记者熊美琪

  冬季时神农架白雪皑皑,但G347国道南德线酒壶坪段一处2公里长路段冰雪全无,因为在积雪结冰前,路面下的“电热毯”已提前开始加热,预先防控,化解冰雪安全隐患。6月27日,“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之“武汉新城·世界光谷”专场报告会举行,中能欣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多书通过视频向观众介绍了公司的碳纤维路桥融雪化冰技术。

  报告会现场,向多书通过视频向观众介绍公司的碳纤维路桥融雪化冰技术(视频截图)。

  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解决融雪化冰问题

  向多书介绍,在低温和冰雪天气时,8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桥梁、坡道、匝道等关键节点,传统的撒盐、机械、人工等事后融雪化冰处理措施无法确保交通安全。针对这一痛点,中能欣安首次将碳纤维发热电缆应用到路桥融雪化冰领域,利用现代材料技术、智能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将传统的事后处理措施转变为智能化的预处理措施,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解决融雪化冰问题。

  “碳纤维融雪化冰系统”应用于神农架公路。中能欣安 供图

  “碳纤维融雪化冰系统”是在混凝土路面下铺设碳纤维发热电缆,当道路环境温度为零时,系统自动启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保证路面无积雪无冰冻,实现了零污染绿色环保的除雪化冰的目的,确保“路旁白雪皑皑,路上冰雪全无”,消除冬季冰雪天气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向多书介绍,相比于传统的处理方式,碳纤维发热电缆在保障冬季交通安全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使用化学融雪剂带来的路面和建筑物腐蚀、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实验室数据显示,该系统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

  “碳纤维融雪化冰系统”应用于神农架公路。中能欣安 供图

  亲身经历触发奇想:为公路“铺上电热毯”!

  2004年成立之初,中能欣安只是将碳纤维材料用于家庭供暖领域,而将其用于道路融雪化冰的想法,则源于向多书的亲身经历。他回忆,每年春节开车往返湖北恩施老家的路上,都会目睹甚至自己遭遇因路面结冰打滑造成的交通事故。

  “每次听到或看见这些交通事故我就想,如果把我们的发热线缆用于道路上,让路面温度高于结冰温度,不就能减少因结冰而引起的交通事故了吗?我越想越兴奋!”向多书说,技术的产生、突破到成功应用往往需要专业的研发团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不断地进行实验、试验和实践,当时中能欣安刚刚起步,团队人员有限,为了这个“看起来不太可能实现”、没有任何当下收益的想法去影响主营业务的生产,或许得不偿失。

  多年折腾,终将奇想变成现实

  “但是一旦认准的事情我就只想着尽快去落实。”于是,向多书在当时有限的研发生产团队里抽调了一班人,进行专门的试验生产,这个团队一折腾就是多年。向多书说,2008年的那场大雪更让他坚定选择这条研发之路。经过多年攻关,中能欣安成功为公路“铺上电热毯”,在2010年首次将碳纤维发热电缆应用于路桥融雪化冰,铺设在恩施大垭隧道,并在2020年初将“碳纤维融雪化冰系统”安装到海拔1800米的G347国道南德线酒壶坪段,迄今一直在有效运行。

  “碳纤维融雪化冰系统”应用于湖北恩施车洞河大桥。中能欣安 供图

  据了解,目前“碳纤维融雪化冰系统”已在湖北武汉武昌广八路人行天桥、江苏五峰山过江通道、恩施州南鹤公路、建始县旅游公路及内蒙古神华煤矿、甘肃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京沪高速沂蒙段小规模成功应用。

  “践行预防为先的安全理念,我们将坚持以科技为手段、以梦想为初心,为交通安全贡献力量,为建设世界光谷作出更大贡献。”向多书说。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徐嘉潞 值班编辑 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