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3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邵颖)满脸的笑容中带着微微的泪光,7月2日,93岁的抗美援朝女战士崔玉琴最后一次佩戴军功章。依依不舍地取下后,她将包括军功章在内的17件物品捐给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是该馆首次来汉向党员征集文物。
崔玉琴是武汉市军休六中心军休干部。她原本计划捐出5件物品,包括三等功的立功证明书、受邀参加赴朝参战3周年纪念活动的邀请函及佩戴的代表胸标、两张老照片。
崔玉琴老人佩戴军功章。 刘斌 摄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工作人员的询问动员下,老人决定再捐12件物品,追加了两次荣立三等功的两枚军功章、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出版的《立功画刊》、7张老照片。一遍遍摩挲着军功章,老人格外不舍,“我想最后再戴一次”。
“您捐出来,全国人民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员一边登记,一边宽慰她。他们认为,这些物品是抗美援朝历史的实物见证,希望在汉征集更多实物,让红色基因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代代传承。
“我的荣誉都是党给我的,交给党史馆,我放心。”崔玉琴点点头。
崔玉琴老人捐献的军功章、纪念章、老照片等物品。 刘斌 摄
1950年10月,19岁的崔玉琴作为卫生兵第一批入朝作战,1953年10月回国。3年间,崔玉琴提着医药箱,以性命相护,救治受伤的战友。
立功证明书上载明了她的事迹:一次在1951年11月,“……在敌机袭击下,仍英勇果敢沉着工作,特别关心伤病员……”;一次在1953年6月,“……除完成本身业务外,帮助别人,晕过半小时,还能坚持工作”。
崔玉琴说:“志愿军战士不怕死、不怕苦,我哪能后退呢?”1952年,崔玉琴在战场上光荣入党。
老人把一生不同时期的照片浓缩进相框,挂在家里,正中那张是她晚年在党旗下佩带军功章的照片。 记者刘睿彻 摄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2021年6月18日开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