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两万多册藏书“沉睡”仓库多年,返乡创业者开了间乡村图书馆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7-11 07:0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1日讯返乡创业者蒋俊松在蔡甸区张湾街道龙家台村开了间2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被“唤醒”的两万多册藏书每天吸引着不少村民前来借阅。

  10日上午,记者来到这个设在“五号车间”文创园区的图书馆。图书馆由一个红色砖瓦厂房改造而成,白色围墙,没有招牌。

  村民在图书馆内看书。 记者张衡 摄

  相较于烈日下鲜见路人的村湾,200余平方米的图书馆里格外热闹。近20名村民分坐在4张阅读桌前看书,阅读者中以老人和小孩居多。

  图书馆四周书架上摆放着文学小说、艺术文化、健康养生等书籍,村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着喜爱的读物。

  村民龙利琴说,这个从不上锁的图书馆没有人看管,也没有人负责登记,借书也不需要交押金,“看书借书,已成为龙家台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经常带孙子来这里看书,孙子喜欢看动画故事书,我每次来就看健康养生方面的。”一位正在看书的老人说,之前孙子放假,整日抱着平板电脑玩游戏,“有了图书馆,我也省心不少”。

  这位老人说,孙子每次要来,她都会陪着,“现在连麻将都打少了”。

  两名小朋友正在看书。 记者张衡 摄

  她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好了,村里人也开始注重养生,“煮绿豆汤加点百合能解暑,薏米红豆水能祛除湿气,这都是从书里学到的”。

  龙家台村妇联主任龙岑介绍,龙家台村常住村民260余人,到图书馆看书的村民日均20多人。

  村民陈林说,他是图书馆的常客,他每半个月会来图书馆一次,挑选三四本小说或艺术类的书,“我现在已经养成了每天睡前阅读的习惯”。

  “借书必还,成了村民不成文的规定。”“五号车间”负责人蒋俊松说,他前段时间盘点了下图书馆里的藏书,发现不仅没有丢失,反而增加了一百多本。

  陈林就是其中一名捐书者,他将自家的20多本图书带到图书馆,“都是看过了的小说名著,闲置在家里不如拿到这里来”。

  10年前,蒋俊松在江岸区后湖街道开办“五号车间”艺术中心,最早的图书馆就位于这里。

  蒋俊松说,这些书,一半是他在近十年里自己采购的,另一半则来自市、区图书馆及圈内艺术家的捐赠。之前限于场地,这些书多年来一直闲置在仓库。

  怎样利用好在仓库里“沉睡”的这批书,成为蒋俊松和朋友们心心念念的一件事。

  去年,蒋俊松将后湖的“五号车间”迁至龙家台村,经过与街道、村委会、村民代表共同商议,他决定将其中一间房用作图书馆,两万余册藏书随之迁入。

  “村里开的这个免费图书馆,村民们很珍惜。有时,大家看到面生的村外人,会主动上前询问,提醒对方爱惜图书。”龙岑说。

  “村民来看书,无非增加一点电费。却增长了园区人气,拉近了与村民的关系。”蒋俊松正谋划着借助美术馆、图书馆场地举办一些活动,“计划邀请一批艺术家来村里,为村民开展艺术讲座”。

  (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通讯员周玉微 实习生黄晨曦)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