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今年武汉出梅撞上入伏,上一次是在10年前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7-12 13:3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2日讯(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陈声超)根据武汉市气象台预测,7月15日武汉将出梅入伏。今年武汉出梅时间较常年(7月11日)偏晚4天,届时将进入盛夏,转为晴热高温天气。出梅与入伏在同一天到来,上一次武汉出现这一现象还是在十年前。出梅日是如何预测的?出梅与入伏二者之间有无必然联系?为啥最近武汉频繁在暴雨、高温天气之间切换?12日,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武汉市气象台专家作出了解释。

  根据天气预报,12日,中心城区汉口片区、东西湖、黄陂、新洲、长江新区大到暴雨,其他地区小到中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3日至14日雨带北抬,降水强度减弱。

  武汉市气象台专家说,主导高温和暴雨分布格局的关键天气系统是副热带高压,其内部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雨,风力也很小,而北侧和西北侧则是强降雨的集中地,这样随着副高系统的南北摆动,就导致近期我市暴雨和高温的切换频繁。

  气象部门是如何预测武汉的入梅日和出梅日呢?气象专家说,第一个雨期的开始日即为入梅日。某日区域中有1/3(17站)以上监测站(湖北50个监测站)出现≥0.1毫米的降水,且区域内日平均面降水量≥2.0毫米,该日为一个雨日。从第1个雨日算起,往后的中雨日数占相应时段内总日数的比例≥50%,则第一个雨日为雨期开始日。待副热带高压北抬,雨带移向北方,最后一个雨期的结束日次日即为出梅日。

  为何会出现出梅日与入伏日同一天的情况呢?二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对此,气象专家表示,出现这一现象,只是根据前期实况观测和后期天气预报结果计算,恰好遇上而已,没有必然联系,武汉历史上入伏当天即出梅日的情况也并非首次,2014年7月18日也是出梅日与入伏日为同一天,其余年份二者时间也相差不远。

  据悉,今年的三伏天又是“加长版”,初伏为10天,中伏为20天,末伏为10天,一共是40天,具体时间为:

  初伏:7月15日—7月24日,共10天;

  中伏: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

  末伏:8月14日—8月23日,共10天。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