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4日讯(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冯婷)暑假带娃去哪里玩成为广大家长头痛的选择题,儿童友好地图将带你任意打卡。14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武汉市正发动多方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立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名录库,纳入武汉市儿童友好地图,该地图年内绘制完成并对外发布。
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介绍,该地图以“1米高度看城市”的视角,直观系统展示全市各类儿童友好的公共场所,包括文体空间、社会实践基地、儿童乐园等,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家门口”的活动场所。地图上还详细标注了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空间,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特色景点等,以及儿童友好社区、公园、图书馆、街区等休闲场所,引导小朋友们打卡。
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介绍,目前,我市正建立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名录库,梳理全市范围内获得市级以上称号的体育运动类、文化传承类、爱国教育类、自然生态类、社会体验类、科普教育类、法治教育类等具有儿童友好元素的实践基地,并纳入武汉市儿童友好地图。
2023年4月,武汉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我市将妇女儿童项目纳入全市社会民生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全市社会民生实事中,直接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共14项,占全部52项民生实事的27%。
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称,目前,全市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17所已完工,市级托育综合服务大楼项目已开工建设,114个街道(乡镇)建有普惠性托育机构。上半年已完成妇女儿童建设项目投资64.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5.4%。
据悉,我市已发布首批市级儿童友好社区(15个)和儿童友好图书馆(2个)。下一步,将完善推进机制,认定儿童友好医院(3个)、儿童友好学校(15所)、儿童友好公园(5个)等一批儿童友好设施,并结合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各类儿童友好服务设施建设。
【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