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整晚马不停蹄,公交驾驶员转行“夜行充电侠”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7-21 11:3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炎炎夏日,为了保证公交车白天正常运营,电量满格清凉运送乘客,凌晨的武汉公交场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通宵奋战,为每一辆公交车充电。7月20日晚,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武汉公交三公司阳新路停车场,跟随充电工陈三俭,体验了一次“夜行充电侠”。

  陈三俭检查车身。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充电没那么简单

  准备工作就要3个半小时

  20日晚8时30分,24路、26路、646路、547路等公交车陆续回到阳新路停车场,陈三俭开始了一晚的工作。

  在调度室,陈三俭首先进行了酒测,“一名充电工,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当车辆充好电,我们驾驶车辆迁出充电位,再把其他车辆开进来,夜晚迁车对驾驶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陈三俭一边走一边对长江日报记者说,他今年50岁,开了16年公交车,经验丰富,去年开始转行从事充电工。

  陈三俭穿着反光安全背心,手拿电筒,工作第一步就是检查所有消防灭火器材,虽然是夜晚,但天气依然闷热,他没走几步,额头便渗出汗水。

  紧接着,他开始检查21个充电桩,整理充电枪和电缆,“充电线绝对不能打结、交叉”。

  充电前,陈三俭检查所有消防器材。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晚上9时许,全场35台公交车已经回来了三分之一,陈三俭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检查车辆。他拿着手电筒,仔细照着每一台车身,“我要确保每台车‘三关’,关门、关窗、拔钥匙”。检查完毕后,陈三俭和司机进行车辆交接。

  随着大批结束营运的车辆密集回场,陈三俭跟着车子“满场跑”,安排车辆停入相应车位。“我们要考虑晚上迁车充电的路线,还要保证先回场的车子不能挡住末班车进场的路。”

  晚上9时30分,末班车出发,陈三俭将出场大门关闭,只留进场大门。晚上11时许,最后一台车回场,陈三俭关闭进场大门,准备“锁门充电”。

  “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必须关闭大门,再进行充电。”他说。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陈三俭在整个充电准备工作中,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

  整晚马不停蹄

  不能频繁进出空调房

  夜晚12时,陈三俭开始充电。打开车尾电源开关、拿枪、插枪,动作一气呵成,陈三俭和同事叶承伟两人很快给21台车插好充电枪。

  陈三俭给公交车充电。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公交车续航能力强,充一次电基本可以保证一天正常运营。由于电池容量更大,充电枪比普通私家车用的充电枪更重,枪头加电缆有十几斤重。”陈三俭将一把充电枪递给记者,记者拿着掂了掂,果然很沉。

  凌晨1时,陈三俭绕着场站走了一圈,检查每台车充电情况。“根本停不下来,晚上每隔1小时巡视一次。”他说,高温天气下,容易发生“跳枪”现象,发现后要及时重新插枪。“如果持续‘跳枪’,我就要和后台夜间值班工作人员联系查找原因,搞清楚是充电桩还是车辆的问题。如果是充电桩的原因,就要给车辆更换桩位充电,如果是车辆问题,就要和线路管理人员留言备注车辆有故障,需要回场维修。”

  “我们通宵在室外,不能经常进出空调房,全身大汗频繁进出空调房容易生病。”间歇时刻,陈三俭有时会搬把椅子坐在外面。“以前晚上的公交场站挺喧嚣的,改用新能源车后,这么多车进进出出,静悄悄的。”陈三俭看着院内的公交车感慨技术的进步。

  整晚,陈三俭保持警觉,除了实时查看“电站实时监控系统”,还要闻、听、看。“闻有无异味、听有无异响、看有无冒烟等异常。”他说,充电最担心遇到高温、雨雪等极端天气。“这个职业容不得半点马虎。”

  21个充电桩、35台车,第一批车充电完成后,凌晨2时许,陈三俭开始迁车。他把14台充好电的车开出充电车位,再把14台车迁入,开始充电。

  “充电工要持证上岗,除了有驾驶员资格,还必须考试,拿到武汉公交集团颁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工培训结业证。”陈三俭拿出证书自豪地给记者看。

  21日凌晨4时30分,35台车充电完成。天色微微亮,陈三俭再次检查确认所有车辆电量满格,完成交接才放心下班。

  驾驶员转行充电工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充电工这个职业日夜颠倒,还是有些辛苦,但我认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今年50岁的陈三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也是这样做的。

  陈三俭检查车窗是否关闭。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摄

  在他的车上,常年准备了包括雨靴在内3双鞋和2套衣服。“因为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即使遇到下雨天也要保证充电,夏天衣服一会儿就汗湿一套。”

  从驾驶员转行充电工,陈三俭见证了公交车的换代升级。他说现在的公交车大多是新能源车,从“吃”油改到用电,不仅车辆运行更平稳了,场站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昔日,公交场站的夜幕之下,总是一片繁忙与喧嚣,各路公交车辆络绎不绝,进进出出,随着新能源车辆的逐步普及,这方天地虽依旧车流不息,却悄然增添了几分难能可贵的宁静与和谐。

  以前当司机天天和乘客打交道,现在只能和车辆打交道,陈三俭转行初期会觉得夜晚有些难熬。但听到同事说“车子交给你放心”时,他身上又会充满干劲。

  “我会坚守岗位,确保安全。”陈三俭表示想在这个岗位上干到退休。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鲁娟 汪燕)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