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9日讯(记者金文兵 实习生李琳)眼下正是防汛“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在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研究人员养起了白蚁。7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实验室,现场观察研究人员养白蚁。
埋设在小军山堤坝的“堤防白蚁智慧监测及消杀系统”的监测点,可以实时发现白蚁。记者金文兵 摄
为什么要养白蚁?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监陈银解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目前对我国水库堤坝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一直以来,人们都很难找到它们的踪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他指着身边的一个实验箱说:“这就是我们养白蚁的培育箱。”
“堤防白蚁智慧监测及消杀系统”的后台,可以很方便地远程监控各监测点各白蚁活动。记者金文兵 摄
记者侧面观察这个盛满泥土的透明玻璃箱,只见细小的缝隙间,糊有少量的细腻泥皮,一两只3—5毫米大小的白蚁快速闪过。“这个泥皮是白蚁发现喜爱的食物后,用自己的唾液和着泥土加工出来的,盖在食物上好像一床被子。”陈银称,培育箱里出现“泥被”,就证明这里有白蚁喜欢的食物。利用白蚁这一特性,研究人员使用各种纤维质材料不断调整配比,制成不同饵剂,找到白蚁最爱吃的食物。
在长江小军山段,记者见到一处堤坡上分布着十余个直径15厘米的圆形“黑匣子”,打开顶盖,里面有一枚小型高清摄像头和一些饵料。
新烽光电总经理助理陈松现场介绍,一旦有白蚁被饵料吸引进来,摄像头就能拍摄照片并识别报警。当白蚁数量达到一定阈值,云端就会启动消杀,定点精确喷射药剂。
今年6月18日,小军山堤防段安装了15个“黑匣子”监测点。3天后,其中1个监测点报警。
陈松表示,堤防白蚁智慧监测及消杀系统当前还在初试阶段,需要累积更多数据,才能依靠人工智能建立数据模型框定白蚁巢穴方位及范围。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陈松介绍“堤防白蚁智慧监测及消杀系统”。记者金文兵 摄
小军山堤防段相关负责人对此充满期待:“白蚁是一种高度适应环境的昆虫,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但白蚁问题通常在结构内部出现,因此很难通过外部观察来发现。有了这项技术,寻蚁难度大大降低。”
目前,这套系统正在武汉、黄石、荆门、襄阳、咸宁等地的十余个水库、河湖坝体上试用,在初期安装的180个监测点中,已有30个点位监测到白蚁活动。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