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看汉绣、敲编钟、演京剧,孩子们“七夕”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8-10 17:1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0日讯(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武旅信)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8月10日,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传承体验非遗文化,武汉文旅志愿者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非遗迎七夕,京韵初体验”第二课堂活动,引领孩子们参观江汉区非遗保护中心,不仅近距离欣赏汉绣、编钟等非遗技艺,还走进传承小京剧班,沉浸式体验京剧魅力,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

  江汉区非遗保护中心位于西北湖畔,展示了以汉绣、金石器物和汉派石雕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彰显出浓厚的荆楚文化特色,其中设立的任炜汉绣工作室、传统青铜打击乐器铸制技艺工作室、荀亯社传承小京班等基地,致力于推广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

  活动伊始,文旅志愿者以牛郎织女传说、乞巧节列为非遗项目等为切入点,通过问答、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知道的七夕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七夕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步入任炜汉绣工作室,一件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汉绣作品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巧妙的构思、丰满的图案、奔放的配色、细腻的针脚,展现出的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底蕴,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尽在其中。武汉文旅志愿者详细讲解了图案的寓意以及针法技巧,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汉绣魅力,现场还邀请了技艺精湛的绣娘展示汉绣制作过程,一针一线,巧夺天工,引发了孩子们的一声声惊叹。

  在传统青铜打击乐器铸制技艺工作室,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编钟复仿制成品和组件。传统青铜打击乐器铸制技艺传承人陈世辉不仅带孩子们认识编钟的铸造工艺,还现场指导孩子们进行编钟演奏。“叮——”在文旅志愿者的鼓舞下,孩子们纷纷伸手触摸编钟上复杂精细的图纹,试敲“小小版”编钟,体会古典乐韵的奇妙。

  “为小朋友们种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打开一扇了解历史、尊重传统的大门,希望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长成能够支撑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参天大树。”武汉文旅志愿者白灵说。

  随后,武汉文旅志愿者带孩子们来到荀亯社传承小京班,领略国粹之美。从服装到道具,从妆容到角色,文旅志愿者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他们普及了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呈现京剧各种元素的美学魅力。伴随着阵阵节奏紧凑的锣鼓声,荀亯社传承小京班的小演员们先后表演了《锁麟囊》《对花枪》《霸王别姬》和《盗库银》经典选段,雍容的装扮、俏生生的表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武汉文旅志愿者、京剧演员陈芳芳介绍,这些小演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京剧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在这个特别的七夕,希望让更多的小朋友爱上京剧,学会享受京剧。”“我喜欢京剧的服装,因为这些服装上面的花纹非常有创意,配色也很多。”在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读三年级的白梓童说,“回家后我要写一篇作文,把今天学到的都记下来。”

  武汉文旅志愿者将传统节日与非遗文化巧妙结合,为这群“10”后提供了一把文旅“金钥匙”,孩子们打开了文旅新体验的大门,让传统文化以更活泼的方式进入生活,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