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第三十届晚报杯开启“新玩法”, “俱乐部组”凸显武汉青训新维度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8-14 08:4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8月8日,第三十届武汉晚报中小学生足球赛(以下简称“晚报杯”)在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开幕,点燃了江城少年们的足球热情。今年新设的“俱乐部组”赛事目前激战正酣,也让更多热爱足球的孩子可以驰骋在“晚报杯”的赛场上。

  小球员在“晚报杯”赛场激烈拼抢。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马丽霞 摄

  说起足球俱乐部,给球迷们的第一感觉可能会比较“高端”,如有着百年历史的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又或者曾经为之加油呐喊过的武汉雅琪足球俱乐部、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等。但事实上,随着武汉足球青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应运而生,而“晚报杯”也根据这种变化在第三十年的时候,首次开设了俱乐部组别。

  华笛足球俱乐部——

  与“晚报杯”一同成长

  汉阳区的华笛足球俱乐部是一家深耕校园足球并为湖北武汉青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牌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有趣的是,这家俱乐部的前身叫作“华笛体育用品商店”,俱乐部创始人孔华是一名足球运动员,1999年他进入武汉红桃K俱乐部,眼看就要披上家乡队战袍驰骋在职业赛场上,却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严重伤病令他早早结束了绿茵梦想。

  2000年,提前退役的孔华开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为了打开销路,他推出了一项增值服务——只要来“华笛”买东西,就免费教孩子踢球。“开始是一些住在附近的老乡感兴趣,就让孩子跟着我练,后来人越来越多,我就干脆把商店关了,一条心带孩子们踢球。”孔华说。

  从“野路子”到成为汉阳区一些小学的特聘教练,再到成立华笛足球俱乐部,有了自己的训练基地……弹指一挥间,华笛足球俱乐部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如今的华笛足球俱乐部已同汉阳区30所小学达成了合作,其中,小学25所、中学3所、高中2所。俱乐部现有教练员30余人,全部持有亚足联教练员等级证书。24年间,华笛足球俱乐部共为合作学校提供青少年足球培训超过20万人次,俱乐部拥有正式学员近千人。

  “华笛足球俱乐部的成长,与‘晚报杯’密不可分。”孔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正因为有了“晚报杯”这项赛事,他和他所带的学员才有了展现价值的舞台。“从我刚开始转型做教练,‘晚报杯’就是我们的练兵场,此后的每一届‘晚报杯’,我们从未缺席。”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马丽霞 摄

  洪山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俱乐部组”让更多孩子参赛

  “今年‘晚报杯’新设的这个俱乐部组非常贴心,给了更多孩子参赛的机会。”在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12号球场边,记者遇到了曾经的职业球员邓晟,如今他是洪山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一名足球教练员。

  邓晟出自有着“黄金一代”之称的武汉光谷俱乐部1987年龄段梯队,那支球队曾“井喷”式地为湖北武汉职业足球乃至中国足球培养出了许多好苗子,曾诚、邓卓翔、罗毅等人都出自那支球队。邓晟本人也同样在职业足坛打拼多年,两年前退役并开始从事足球教练员工作。“踢了几十年足球,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洪山青训给了我们一个舞台,可以把我们的这些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洪山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立于2017年,在洪山区教育局、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俱乐部开展了多种体育培训,积极为武汉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邓晟说:“足球肯定是参与人数和热情很高的项目,目前我们已经和洪山区20多所小学达成了合作,建立了5—14岁共计600余人的梯队,拥有持证教练员30多人。”

  邓晟告诉记者,他自己小时候也参加过“晚报杯”,那时候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参加,一些足球重点学校和传统学校实力都很强,竞争非常激烈。“那时候水平差一点的,都没机会上场。”邓晟表示,“俱乐部组”的设立,让那些在学校队里出场机会较少的孩子,又或者一些学校在某个年龄段上人数凑不足一个队的孩子,都可以重新整合成一个队,到“俱乐部组”里报名参赛,这样也让更多的孩子有了踢“晚报杯”的机会。

  长江日报城市摄影队彭志远 摄

  腾越足球俱乐部——

  “新生力量”正在默默耕耘

  江夏区腾越足球俱乐部成立时间不长,是目前武汉地区少儿足球俱乐部中的一支新生力量。今年的“晚报杯”,腾越足球俱乐部也带着他们的小球员来参赛,这些来自江夏区的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大赛的氛围。

  “在武汉搞足球青训的,谁会不来参加‘晚报杯’呢?”腾越足球俱乐部负责人孙俊也是足球运动员出身,曾入选过中国五人制国家队,退役后他曾在武汉卓尔职业足球俱乐部负责青训工作,从此便在足球青训这块沃土上扎下了根。

  从两年前成立这家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一点点展开足球青训工作,如今腾越足球俱乐部已经走进了5所小学,建立了几支梯队。“我们俱乐部做青训的时间还不长,所以主要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员。当然啦,明年二年级的学生就会升到三年级,然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就会成为下一支梯队。”

  孙俊告诉记者,青训工作就是这样,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耕耘。“今年暑假,我们的梯队去利川参加了一个邀请赛,还拿了冠军。这也是我们俱乐部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武汉去比赛,得到了锻炼,也收获了信心。”

  孙俊表示,这次带他们来“晚报杯”赛场,也想让他们通过与武汉青训中那些传统强队的较量,认清差距,继续提高。

  (长江日报记者马万勇)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