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以汉剧为主线,小说《丛台别》描出一幅汉味生活画卷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9-07 20:4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7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夏萍)长篇小说《丛台别》,以汉剧为主线,建构出一部百年武汉的城市史诗,用充满戏味与汉味的书写,将城、人、戏三者融为一体,把未知的人生与已知的剧本缠绕起来,绘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武汉生活画卷……

  9月7日下午,《丛台别》作者、武汉籍作家韦敏,在江汉路新华书店举行的读者见面会上谈及为何将汉剧作为新书故事主线,她说,和汉剧的缘分是命中注定的,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丛台别》读者见面会现场,作者、嘉宾与读者互动。长江日报记者 万建辉 摄

  韦敏的外婆住在前进四路,隔壁是武汉汉剧院,她小时候跟外婆一起生活,从记事起,每天早上就是被汉剧演员的吊嗓子给唤醒的。高中就读的武汉一中,和武汉汉剧院同在前进四路上,学校大门就和汉剧院的大门面对面,和一批汉剧演员有了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又结识了一批年龄相仿的汉剧演员,他们是当年汉剧新生代最优秀的骨干演员。从上学到后来在电视台上班,工作上和汉剧院对口,业余时间里会经常去看排练和演戏,一起吃喝玩乐。

  韦敏199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报刊、电视台等机构从业多年,至今已发表和出版多部散文集、长篇小说、学术论著。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首发于《收获》杂志的《米卡》《我无法证明岁月有脚》,首发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丛台别》等。2000年后,韦敏旅居澳大利亚。几年前,几位中学好友到澳洲见面,好友鼓励她写武汉的故事,其中有位好友讲了祖上蔡林记创业传承的故事,让她特别有感触。加之身在海外,她想是要写武汉了,“为我的家乡打call”。

  《丛台别》故事的主人公是三位青年女性,分别为汉剧名角邰玉、著名记者江淼和女大学生程米粒,因汉剧有了交集。小说通过叙述她们的不同成长轨迹和不同家族故事,再现了武汉半个世纪以来的市井生活百态与其中新旧观念的冲突。

  “动笔写《丛台别》时我就认定了,若论及武汉特色中的文化名片,首推汉剧。汉剧这一传统舞台戏曲形式,曾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国剧京剧。书中写了汉剧的几部大戏,写了汉剧演员的人生故事,写了汉剧院坐落的六渡桥片区的兴衰。”

  韦敏说,六渡桥片区曾是大武汉的“戏窝子”。故事从1920年延续到1995年,当大人物在这里谈论国家大事时,附近的老百姓仍会节衣缩食买一张票去民众乐园看戏。虚构的人物、故事,与真实的时代背景完全能对应上,为此她找武汉地方志专家一一核实过。小说中提到的五部汉剧大戏和一部汉剧新戏,她找汉剧界的朋友做了详细勘误,几部戏的唱词文本都是他们提供的。有的戏上演时间久远,后续又没有再排演了,在电子文档中找不到唱词的档案,他们想方设法帮忙找到了纸质的油墨版本,拍照后发过来。

  《丛台别》中讲述的前进四路老街上的故事、关于武汉城市风情的描写,全面而细腻,不仅运用了独具特色的武汉方言,还有对特色饮食街吉庆街的描摹,也有对过早习俗的呈现,更有对藕汤等特色饮食的描写。以至于有学者评论说,伴随着《丛台别》中人物的儿时回忆和成长过往,爱恨离别共同拼凑出了一段祖辈父辈的历史。在无数建筑地标的摹写、校园文化的展览、民俗风物的刻画、小吃美食的品鉴和方言腔调的复现中,它指认了在时间长河中流逝的、被遗忘的文化片段,重建了一张无可替代的城市名片——武汉不再是那座隐匿在刻板印象中的古老城市。由此,《丛台别》完美实现了世相人心的刻画和地域文化书写的结合。

  武汉音乐人冯翔在发言。长江日报记者 万建辉 摄

  《丛台别》命名出自同名的著名汉剧折子戏。丛,就是人生;台,指的是舞台;别,是人生与舞台的终极归宿。有评论者解释,《丛台别》的另一层含义,亦即“曲终人散后的告别”,这也是韦敏写作意图的另一种解释,恰好说明了《丛台别》的意蕴丰富和多义性。

  见面会现场,武汉音乐人冯翔说,韦敏的《丛台别》情节特别细致,他小时候上学也走前进四路,书中老武汉的街区描写,像电影一样在眼前展开。他30年前就想用武汉话写歌,搜寻一番,发现武汉地方音乐只有汉剧形成旋律特别优美,《丛台别》中的故事围绕汉剧展开,它无疑是最能展示武汉城市特质的。

  曾任楚天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的资深主持人石青说,他最早读到韦敏发来的《丛台别》电子版,故事太贴近武汉世态人心了,他和夫人各自靠在沙发一角,花了两天时间把作品读完了。曾就职于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武汉说唱团的武汉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戚永喆表示,他在武汉汉剧院工作过12年,知道武汉的根基在什么地方,韦敏的《丛台别》写到了武汉的文化根基,写到了汉味渊源。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