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饕餮盛宴!听文史名家解读长江文化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9-15 09:5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记者赖俊

  以天为幕、以城为景。9月14日晚,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江城武汉拉开帷幕。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楚文化专家刘玉堂相聚黄鹤楼,解读长江历史文化,阐释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挖掘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长江网全程直播,不少网友留言:过瘾!好一场长江文化的饕餮盛宴。

  三位文史专家相聚黄鹤楼,解读长江历史文化。从左二至右二依次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楚文化专家刘玉堂。直播视频截图

  长江文化一脉相承又多样竞辉

  6363公里的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到江南水乡,浩浩荡荡,跨越名山大川,孕育出众多自然景观,也浇灌出长江文化的绚丽花朵。

  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现场。长江网记者彭年 摄

  霍巍用“神秘”来概括长江上游文化的特点。长江上游千山万水的复杂地理环境,催生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山川河流的奇妙想象。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教授霍巍。直播视频截图

  刘玉堂表示,“浪漫”是中游地区的显著特征。从楚辞中婀娜多情的山鬼形象,到神秘生动的凤凰图案,再到绰约多姿的舞蹈,楚文化的浪漫是一以贯之的。

  贺云翱则认为,江海文化和江南文化意象可作为长江下游文化的代名词。郑和下西洋和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从长三角出发,走向世界,而“江南”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含有富裕优美、精致典雅等多种意涵,是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现场。长江网记者彭年 摄

  三位专家认为,长江上游的藏羌文化和巴蜀文化、长江中游的楚湘文化、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显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又交汇融合、互联互补,最终形成根深叶茂、一脉相承的长江文化。

  五个“地”让长江文化艺术季花落湖北

  谈及本次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武汉举办的意义,刘玉堂用五个“地”概括:

  楚文化专家刘玉堂。直播视频截图

  湖北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首发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调研时,首次提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拉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序幕。

  湖北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地”。湖北在交通、科技、教育、人才、水资源的方面的优势,足以承担起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任。

  湖北是千里长江干流的“滋养地”。长江干流横贯湖北全省,浸润湖北的崇山峻岭,浸润湖北的千湖百泉,催生了湖北的稻香鱼肥,孕育了湖北的千古风流。

  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现场。长江网记者彭年 摄

  湖北是“江淮河汉”四水文化的“交汇地”,是“江淮河汉”四水交融的枢纽。

  湖北是长江标志的“集中地”。在行政、企业、出版、新闻、文艺、教育、金融等各行各业,以“长江”冠名的单位和机构数量湖北居全国之冠,一骑绝尘。

  长江流域是一片创新的土地

  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新技术的孕育和发展之地。

  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直播视频截图

  贺云翱提出,迄今为止,最早的陶器、最早的栽培稻、最早的古城、最早的独木舟,都是发现于长江流域,都是长江流域史前先民的发明创造。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也是长江流域的江西人宋应星所著。张之洞、张謇、范旭东、卢作孚等近代民族企业家在长江流域兴办近代工商业,呈现出勇立潮头、善于变革的创新精神。

  贺云翱表示,要重视创新人才,挖掘和利用长江文化的创新元素,有效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更好地让长江文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之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值班总编辑 陈志远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