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杜雷:“土壤医生”开方让土地回春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9-19 08:1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9月,新一季洪山菜薹播种的日子临近,位于洪山区石牌岭路特1号的洪山菜薹原产地,20亩土地已经完成了今年的“体检”。

  基地负责人夏会勇说,他们要等待一个凉爽的时机,撒下今年的洪山菜薹种子。

  在10公里外的武汉市农科院农业环境安全检测研究所(以下简称环安所),“土壤医生”杜雷翻看着今年5月从洪山菜薹原产地采集的土壤数据,14项指标均已达标。今年的菜薹种下后,他会去给这片土地再做个“体检”。

  身后的工作台上,东西湖叶子菜基地、汉南瓜田的土样在等待诊断。作为环安所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室副主任的杜雷,日常工作就是给土地“体检治病”。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土壤健康了,作物就健康了。”杜雷说。从农村走进研究所,再到土壤修复,杜雷的目标只有一个——培育健康的土壤,种出健康的农作物。

  杜雷正在做实验。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 一份“土壤诊断书”为洪山菜薹除病根

  夏会勇回忆,三年前的这个时候,他正为洪山菜薹的长势发愁。

  2021年9月中旬,洪山菜薹种下后不久,夏会勇发现部分菜薹烂根,叶子也不如往年长得舒展。

  自2005年12月31日获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洪山菜薹已经在这块20亩的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15年,这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夏会勇为此忧心忡忡。

  “我们找过经验丰富的老农户,但烂根、卷叶的原因多,没有时间一个一个去试。”夏会勇说,“更何况,洪山菜薹年年精心种植,是哪里能出问题呢?”

  通过对口帮扶项目,夏会勇联系上武汉市农科院,找到杜雷团队。当年10月,杜雷来到洪山菜薹原产地观察菜薹长势,并取回土样带回实验室。

  10天后,一张“土壤诊断书”出炉。诊断书显示,该地土壤酸碱度适宜,但土传病害严重。14项检测指标中,有机质、硝态氮、有效锰、有效锌等9项指标已经不能满足菜薹的生长需求。

  “最迫切的是要解决根肿病。”杜雷告诉夏会勇,这是一种容易在十字花科蔬菜中流行的病害,会导致植株枯萎死亡。导致根肿病的真菌能在土壤里存活10年以上,不尽快“医治”土壤,将会长期影响洪山菜薹的品质和口碑。

  “治疗方案”并不复杂,按照杜雷和团队的建议,夏会勇很快在市面上买齐了修复土壤的材料。根肿病现象逐渐消失,洪山菜薹品质恢复如初。

  从这一年开始,杜雷每年都要到洪山菜薹原产地取土“体检”几次,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还要增加检测次数。

  夏会勇说,照着杜雷开出药方修复的土壤,不仅恢复了洪山菜薹的品质,产量还提升了10%。

  实验室的架子上,多地土壤等待“诊断”。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 走遍1200多个村庄“呵护”菜地

  回忆起自己开的第一张诊断书,杜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因为不了解化肥市场,我闹了乌龙,差点把一大片柑橘树治坏了。”

  2019年,他在给荆门的果农做土壤诊断时,按照平时写报告的习惯,在结论中建议果农“增施钾肥”。农民在地里下了肥料后,柑橘树的叶子却开始发黄。

  前往现场的杜雷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原来,供销社里常卖的高钾复合肥有氯基钾、硫基钾两种,柑橘、茶叶等作物忌用前者,而水稻等却忌用后者。这位果农选错了肥料。

  杜雷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了方案,虽然没有造成损失,但他仍感到后怕。

  通过这一事件,杜雷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走出实验室查找知识盲区:在供销社里,编码着“251025”的肥料,杜雷看不懂;在田间地头,基层科研人员和种植户交流中常说的“15个氮”“20个磷”,他也听不懂。

  闹了几次乌龙,杜雷开始了他的“肥料市场调研”。每次下乡,他就跑去看当地供销社常卖哪些肥料。渐渐地,杜雷学会“251025”是依次表示肥料中氮、磷、钾的含量;“15个氮”可以转化成约30公斤、含46%氮元素的尿素……

  2021年,武汉市强鑫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向环安所求助:基地的土地开始发红,种出来的红苋菜根部发黑。

  杜雷和团队检测后开出“药方”,减少施肥量或单季不施肥,能产出更好的蔬菜。这次,杜雷直接把肥料种类写在施肥建议卡上,发给农民。

  “照着建议卡试了几季,苋菜根就变白了。”强鑫合作社负责人蒋盛栋说,“现在土地健康了,菜的品质也上去了,平均每亩地蔬菜增产了200多元。”

  “给土壤看病,有点像全科医生,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指标和环境情况都要会看。”杜雷说。

  研究土壤12年来,杜雷和团队走遍武汉1200多个行政村,采集了4000多份土样,开出300多张土壤诊断书,摸索着建立起一系列土壤健康评价标准和方法,覆盖武汉市所有的蔬菜种植地。

  杜雷与团队成员摸索着建立起一系列土壤健康评价标准和方法。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 “半路专家”从头学习“医治土地”

  实验室的角落里,一排土壤取样器靠墙整齐摆放。杜雷拿起一把取样器向下一插,向记者熟练演示着如何取土。“农忙的时候,我每周都要下乡。”他说,“我是个‘半路专家’,要多下地研究。”

  其实,杜雷对土壤并不陌生。他在湖北咸宁农村长大,每逢插秧时节,他常常在天亮前就起床,帮家里人插完秧后再去学校,对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如数家珍。

  2012年,杜雷从郑州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后,“怀着对农业的情怀”进入武汉市农科院工作,继续从事土壤的微生物治理研究。

  “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下地,我们到蔡甸永安街田地里指导紫薯种植,农民一眼就看出来我种过地,说我‘锄头耍得好’。”杜雷说,“我当时听了这话,心里特别高兴,那时觉得我从事农业比别人都有优势,就想用先进技术帮父老乡亲解决土地问题。”

  “会耍锄头”不一定就能种好地。实验室的成果要运用到田间地头,杜雷在这条路上不停奔波,一路艰辛。

  2016年,杜雷主导的《一种高效解磷的根瘤菌及其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个技术能用生物办法高效分解土壤中被固定的磷元素。

  他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推介这项成果,农民却因为菌种存活率低、生物肥起效慢而不愿意使用。

  提高生物菌种存活率在国际学术界都是难题,自认为对土地非常熟悉的杜雷有时也会为此困惑。于是,他更加频繁地往返于实验室和田地之间。

  在田地里做实验时,时常有附近的农户拉着询问,“专家,我家地里的菜怎么没有去年好了?加了肥也没用!”杜雷和同事到农户田里查看,有的地方是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有的地方则是营养失衡,仅靠经验判断容易出错。

  回想当初选择农业的初心,杜雷从单一方向的研究,转向土壤健康的综合评价与治理,从头学习帮农户“医治土地”。

  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农户接受了他的建议,一片片农田恢复健康。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这句话常被杜雷挂在嘴上,“土地学问很大,作为一名土肥专业科研工作者,只有脚踩在泥土上、心沉在科研上,才能有所作为。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美一点。”

  (长江日报记者秦璟 实习生张文慧 通讯员赵浩宇 张泽君)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