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由省档案馆、省教育厅主办,武汉音乐学院协办的“红色讲堂”第七讲暨红色档案思政大课堂活动在汉举行,活动以“赓续红色血脉 唱响时代赞歌”为主题,邀请大中小学师生代表走进省档案馆,采取“线下课堂”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品读红色档案,聆听档案故事,唱响红色音乐,抒发爱国情怀,献礼新中国75周年华诞。
活动现场,中央档案馆原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原副局长付华结合珍贵的历史档案,作《档案见证新中国成立》主旨宣讲。黄石市西塞山区龚家巷小学“红领巾读档人”讲述“毛主席视察黄石”的故事。武汉音乐学院的艺术家们表演歌曲《南湖的船,党的摇篮》、二胡独奏《洪湖人民的心愿》、竹笛独奏《春天的故事》、二重唱《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之歌》、独唱《江山》等系列红色音乐节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家在感受红色经典作品艺术魅力的同时,强化初心和使命。部分机关单位代表,以及来自省委党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武汉晴川学院和武汉市第十五中学,水果湖第一中学、第二中学,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水果湖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的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档案+音乐”的沉浸式大思政课。
当天,省教育厅、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为省档案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红色档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最直接见证,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教材。近年来,湖北省档案馆积极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从红色档案中汲取营养,变档案为“教材”,不断增强思政课堂的历史感、场景感、真实感,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湖北省档案馆馆长周向阳表示,省档案馆被授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将加强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共享,深化拓展‘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助力新时代‘大思政课’守正创新,把红色档案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引导青少年学生通过鲜活的思政课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党情怀,切实发挥好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
据介绍,从去年5月起,省档案馆联合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委党史研究室等16家省直单位,面向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开展“红色讲堂”活动,现已举办7场,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数达500万。
此次活动将文艺作品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用艺术语言讲述红色故事,让大家沉浸其中。“今天深受教育,档案工作承载着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档案馆有着得天独厚的大思政课教育的功能。”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朱滢颖表示,今后将继续带领着师生走进湖北省档案馆,进一步学习党史、国史,更加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武汉市第十五中学学生吴舒雅受益匪浅,她说,“这次活动让我从课本中走出来领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穿越历史百年,感受情感的炙热,感到深深的震撼。”
(文:叶飞艳 林康琪 图:湖北省档案馆供)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