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云游长江,非遗共赏!26日,来长江日报直播间聆听非遗传承故事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10-25 17:3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5日讯(记者黄丽娟)云游长江,非遗共赏。10月26日,“锦绣长江”非遗展示活动精彩延续,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直播间再度邀请5位来自长江流域多省份的非遗传承人来到现场,分享他们与其热爱的非遗技艺之间的动人故事。

  (点击图片看直播)

  26日上午9:30—10:30,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徐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中级陶瓷装饰工云南省工艺美术师、建水县紫陶协会会员黄元记紫陶第七代传人黄倩,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占彬将做客直播间,讲述他们的匠心故事。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毛笔呈现多样性的发展,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毛笔工艺。技艺精湛的周虎臣毛笔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次被遴选为国家礼品。1993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11年,“周虎臣制笔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其所用的陶土呈紫色,故又称“紫陶”。建水紫陶不仅是陶器,而且还有书画,是陶器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雕刻技艺创作的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创作者不仅体会到作品“脱壳而出”的快慰,而且还能感受到各种刀法产生的特殊韵味,有些偶然的效果,能使作品产生新的意韵。

  (点击图片看直播)

  26日13:30—14:30,贵州省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吴春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堆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柳晴雯将做客直播间,讲述他们的非遗传承故事。

  贵州省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以银料为原料,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吹烧、锻打、焊接、编结、镶嵌、擦洗和抛光等环节。湟中堆绣是流行于青海省湟中县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分布在当地的田家寨、多巴等几个乡镇,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期。湟中堆绣将刺绣与浮雕艺术结合在一起,粗犷中显细腻,质朴中见华美,呈现出动人的民族特色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