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40天108道工序制成一件紫陶,“90后”手艺人直播带货火了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10-26 21:2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6日讯(记者黄丽娟)“大家好,我是手艺人黄倩。”10月26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90后”黄倩做客长江日报“云游长江 非遗共赏”直播间,这样和网友打招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倩做客直播间。陈启 摄

  黄倩是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黄木忠的女儿,也是建水县紫陶协会会员黄元记紫陶第七代传人。她介绍,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2008年,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直播间里,黄倩带来制陶工具和产品展示。时至今日,建水制陶仍“固执”地沿用着数千年前发明的制陶、打磨工具。黄倩举起一块油石说,这是最后打磨工序中使用的工具,将石头泡在清水里,一点点的磨陶器,最终制成的建水紫陶会有“明如镜、润如玉”的感觉。而今,制作一件建水紫陶,仍旧需要7名手艺人用40天的时间完成制泥、拉坯、书画、填泥、修坯、烧制、磨光等12道大工序、108道小工序。

  “做陶是我父母的生活方式。”黄倩说,她从6岁起就跟着父母用泥巴捏各种造型,内心觉得泥巴就是有生命的,制陶就是在重塑“一团泥”的生命。作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黄倩更懂年轻人的需求。她认为,非遗产品也可以个性化、时尚化,比如她展示的紫陶茶壶、茶杯上不再是刻有传统的梅兰竹菊又或是唐诗宋词,而是结合流行的东西进行创作。看到作品不断地有创新和突破,能够得到别人的接受和喜爱,黄倩很有自豪感,“我们要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厚度的非遗品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倩做客直播间。陈启 摄

  “老一辈主要靠线下销售产品,作为年轻人,我想更多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从而带动传统的文化传播。“近些年来,黄倩毅然接过父亲的手艺,并且积极拓展紫陶直播销售渠道,成为带货达人。她带着团队开了8个直播间,每个直播间每天2小时不断直播,吸引了大批观众认识紫陶、爱上紫陶。古老的陶艺通过现代的销售,迸发出了强大的活力。黄倩介绍,紫陶产品丰富了建水县旅游市场,也激励一大批年轻人来到建水,从事紫陶烧制、销售工作,形成了“非遗”和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就她家而言,除线上、线下销售建水紫陶外,还推出研学项目,今年以来,线上直播销售额达200万余元。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