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复制出48克曲裾素纱褝衣,她找到了古代匠人的织造秘密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10-27 19:0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7日讯(记者黄丽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轻、最薄的衣服。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杨冀元带着她的团队,为湖南省博复制了重量49克的直裾素纱单衣和48克的曲裾素纱褝衣。10月27日,杨冀元做客长江日报“云游长江 非遗共赏”直播间时讲述成功复制的秘密,表示“古人的技艺非常有智慧”。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杨冀元做客直播间。高亚楠 摄

  杨冀元是南京云锦研究所文物修复部负责人、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南京市五个一批人才。她曾成功复制国家一级文物“直裾素纱单衣”“曲裾素纱单衣”,国家一级文物“印花敷彩纱丝绵袍”,修复国家一级文物《万寿无疆》等。在访谈中,杨冀元透露,“成功复制的曲裾素纱褝衣才是真正全世界最轻的衣服,它只有48克”。杨冀元认为复制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古代匠人织造的秘密,“古人成衣的尺寸虽然大,但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一边缝一边拉的方式,使得衣服即便在宽大袖子的设计下,也能保持极轻的重量。此外,素纱褝衣的重量可能与使用的原材料也有关,可能是源于西汉时期的蚕宝宝,由于当时的营养条件,蚕丝更细,最终制成的面料也就更轻”。

  在文博界尤其是丝织品文物修复这一行,杨冀元已是标杆人物。但走上这一行,却有些曲折。她是学计算机编程出身,为物理实验室画过图。杨冀元认为,正是这些经验合力的作用下,才成就了后来的她。2006年,杨冀元任职南京云锦研究所,主要负责设计开发、文物复制、文物修复等纺织品相关工作。2013年她被国家文物局选中,作为全国仅有的14人中之一参加全日制纺织品文物修复进修班,师从多位国家级文物修复大师。杨冀元说,文物复原的过程,不仅仅是恢复当时的技艺,更是匠人匠心精神的体现,“我们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隐退到博物馆里,而是应让它融入到每个普通市民的生活点滴中”。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杨冀元做客直播间。高亚楠 摄

  作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杨冀元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设计出诸多带有时尚气息的新产品。2009年,杨冀元参与合作设计了云锦作品《万寿中华》,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成为人民大会堂第70号藏品。它采用超宽织机和“双人双挑”的突破性工艺手法,织造难度极高。2014年米兰世博会,杨冀元团队做了巨幅《蒙娜丽莎》参加米兰世博会南京馆,用传统的织造技艺将油画表现出来。2015年法国巴黎时装周,杨冀元主创设计“一抹嫣然”云锦面料,和服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合作,打造了一件高级时装。2022年,杨冀元团队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创作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4幅作品,成功解决了云锦面料的阻燃问题,这4幅作品飞上太空,入驻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

  “在历史工艺和当代生活中寻求平衡点,让云锦这一非遗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是云锦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的立足点。”杨冀元正积极探索云锦技艺与服装、家居、艺术品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剖析当代生活方式、艺术审美、消费情景,留住云锦技艺,让云锦制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皆可触及的美物”。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