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日讯(记者耿珊珊 王南芳)11月28日,中国空军接运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抵达沈阳。11月29日,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举行。连续两天,90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老战士陶伟亮相央视不同频道节目,讲述志愿军英雄故事。
陶伟身穿飞行服。
此次承担驾驶歼-20战机伴飞任务的空军“强军先锋飞行大队”,是陶伟曾经所在部队。当天,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今日亚洲”节目聚焦这一历史时刻,陶伟接受采访,追思英烈战友。11月29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间新闻”报道了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追忆荣光”专题,重点介绍了陶伟老人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空中拼刺刀”的事迹和精神。
12月1日,定居山东济南的陶伟老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74年前,16岁的他在武汉读高中。当年,他与同学们报名参军后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走向抗美援朝战场。
“我和同学们来到一个人山人海的广场,登上了军绿色的大卡车。先上车的站在外侧,后上车的往里,我就站在最外边的第一排第二个。”1951年1月16日,陶伟正式入伍。据长江日报报道,这天,13万武汉市民来欢送青年工人和学生参军入伍。陶伟参军的一幕也被记者拍下登上了报纸。
陶伟所驾战机开炮瞬间,机上照相机拍下的胶片,胶片中左下是目标敌机。经测算,陶伟战机当时距离敌机只有120米,创造了极限近距离击落敌机的纪录。
1953年5月1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与敌机在朝鲜铁山地区空域发生激烈交战。我方8架,对方22架,我方击落敌机4架,被击落2架,取得了很大战果。
当天,不满19岁的陶伟是第二次驾驶飞机升空作战,在返航途中与敌机展开殊死搏斗。陶伟对着敌机三炮齐发,在飞机滚转和倒飞状态下,大约120米的距离把敌机击落。当时,陶伟所在的志愿军空四师副师长看了这个射击胶卷以后,脱口而出说:这哪里是空中开炮,这就是“空中拼刺刀”!
陶伟创造了志愿军空军120米极限近距离击落敌机的纪录。陶伟等志愿军英雄们敢于“空中拼刺刀”的精神,被人民空军传承至今。
“空中拼刺刀”击落敌机创空军范例
志愿军飞行员陶伟从武汉出发参军照片登上当年《长江日报》
11月28日,中国空军承担驾驶歼-20战机伴飞任务,迎接在韩志愿军英烈遗骸回国。这一天,在山东济南,90岁的志愿军老战士陶伟专注地看着直播。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他表达了对英烈战友深深的思念:“祖国已强大,回来吧,回家好好安息。”
承担伴飞任务的空军“强军先锋飞行大队”,曾是老人所在部队。陶伟1951年参军,1953年入朝作战,创造了志愿军空军120米极限近距离击落敌机的纪录,以敢于与敌人“空中拼刺刀”彪炳空军史册。
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此前播出的纪录片《英雄不朽》中,陶伟老人手持一份1951年1月17日的《长江日报》,讲述了自己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自愿参军的时刻:“我们参军入伍,武汉市13万人民热烈欢送,恰巧长江日报记者的照片正好照到我们站的卡车。当时很清楚,现在还能模模糊糊地看到这个人是我。”
11月29日,陶伟老人对长江日报记者说,这份《长江日报》承载了他生命里最美好的回忆,他和父亲母亲接力珍藏了70年。
刊登有陶伟参军照片的1951年1月17日的《长江日报》。
参军那天的我,上了《长江日报》
1950年底,16岁的陶伟报名参军,立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当时,他从广州转学到武汉只有半年,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读高中二年级。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中国人民爱国热情高涨,国内掀起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热潮。陶伟老人清晰地记得,他和同学们组成宣传队,会画画的创作漫画,不会画的举着扩音器,走上街头喊话。陶伟老人说:“这些街头活动,既向群众宣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教育。1950年底,我报名参军,1951年1月16日那天正式入伍。”
陶伟老人介绍,同期报名参军的校友有300多人。“实验中学真是不错,爱国参军热情很高。一下子有这么多学生报名参军,在当时也是罕见的。”
陶伟老人记得,1月16日当天,他和同学们来到一个人山人海的广场,登上了军绿色的大卡车。“先上车的站在外侧,后上车的往里,我就站在最外边的第一排第二个。站第一个的女同学,也是我们一个班的。”
车下有无数不认识的市民络绎不绝地前来与同学们握手欢送。据《长江日报》报道,当天,13万武汉市民来欢送青年工人和学生参军入伍。陶伟的父母亲也站在人群里,依依不舍地目送。
“飞啦,飞啦,又飞啦!”离家前,陶伟的母亲嘴里不断念叨着。陶伟老人说:“我出生在北京,父亲新中国成立前是一名水利工程师,当时黄河经常决口,父亲管堵口子,哪里要决口就去哪里,所以全家都跟着他走了很多地方,抗战时期我们全家到了内地。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在湖北省水利厅任副总工程师,家就从广州搬到了武汉。”
陶伟老人告诉记者:“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哥姐姐都去了外地工作或者上学,我又要去参军,父母一方面不舍,一方面因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对比后觉得共产党廉洁,值得信赖,跟着共产党的队伍走不会学坏,所以很支持我。”
1951年1月17日《长江日报》拍摄的陶伟参军场景。
“我参军走后第二天,我母亲看到《长江日报》上刊登了欢送参军的照片,认出照片上面有我,就把报纸留下来了。”
入伍后,学习、训练、参战紧张忙碌,通讯不便,陶伟并没有第一时间获悉自己和长江日报这段缘分。“几年后回家探亲,闲聊往事,母亲才想起来告诉我,参军那天的我,上了《长江日报》。”当时,端详着报纸上16岁的自己,陶伟一遍一遍怎么看都看不够。
《长江日报》上的这张照片,日后也成为他和同学兼战友们追忆美好青春的热烈话题。
20年后,年事已高的母亲将这张报纸,连同其他参军纪念品转交给陶伟自己保管。
近70年后的2020年,应部队的提议,陶伟老人将报纸原件,连同他参军留下的其他六件纪念物品捐赠给中国航空博物馆。如今,这张报纸的影印件珍藏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空军主题馆,主题馆的主题是“空中拼刺刀”。
“空中拼刺刀”奋勇击落敌机
陶伟老人回忆:
“入伍那天,我们戴着风镜,背着毯子,热热闹闹上了大卡车。原以为要去东北,结果一车拉到孝感,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南预科总队二团驻地。到了那里就进行新兵训练,从立正、稍息做起,还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相关知识。3个月后,二次体检合格,我当上了飞行员。我们那批预科学校毕业的2000多名学生,选了190多个飞行员。1951年4月,我们来到位于辽宁锦州的空军第三航校学习,一年多后毕业,1952年6月分到位于辽宁省辽阳市的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大队继续训练。在航校我们没有飞过作战飞机,所以在空4师进行了4个多月的战斗训练,之后编入作战部队序列,开始战斗值班。
“1953年3月,空4师进驻离辽宁丹东市中心只有100多公里的大孤山机场,这里是第一线,随时准备入朝作战。
“从那时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我总共参与了9次空中作战,近距离激烈作战的有4次,击落敌人最先进的F-86战机一架,击伤敌机一架。
“1953年4月17日,是我第一次参加战斗。我们是8架飞机编队,分两个梯队,我驾驶8号机飞在第二梯队的最后面。因为发动机屡次修理,推力下降,飞机速度上不去,我掉队了。这时,4架敌机从我左前方迎面飞来。偷袭落单战机,这是美军惯用的伎俩。我没有慌,我想再强大的敌人也会有弱点,冷静地回忆老飞行员给我们讲过的迎敌经验,在双方距离还有四五百米、对方尚未来得及开炮的时候,作出战术动作,S形绕飞,两架敌机一下子飞到我前面去了,我追击开炮,击伤敌机一架。
“5月17日,我们与敌机在朝鲜铁山地区空域发生激烈交战。我方8架,对方22架,我方击落敌机4架,被击落2架,取得了很大战果。
“当时,我驾驶8号机和7号机组成一个作战编组,7号机为长机,我驾驶的8号机为僚机。战斗中,长机击落了一架敌机。返航时,我们与追来的敌机边飞边展开搏斗。我的长机在前,两架敌机在后紧追,我又紧追敌机。后来,长机不幸被击落。我拼命追,与敌机越来越近,原来在前面的敌机打开减速板,突然减速,想让我冲到前面,它好开炮。这时距离敌机只剩五六百米,我马上做了拉升动作,走了个斜线,飞到敌人右后上方。为了看清目标,再向左侧压坡度。这时,敌机已暴露在我的射程里,我一边滚转一边开炮,三炮齐发,直到把敌机击落。之后我马上脱离,俯冲返航。由于我的动作迅猛,另一架敌机没有来得及增援同伴。否则,我以一敌二会更凶险。
“安全回到机场后,副师长王香雄找我了解作战情况。我所驾驶的米格15比斯战斗机,开炮瞬间机上设备会自动照相。胶片上,美军飞机上的标志、减速板都看得清楚。我的副师长王香雄是个曾与敌人在陆地上刺刀见红、让日寇闻风丧胆的老红军,看到开炮射击的胶卷,脱口而出:这是‘空中拼刺刀’嘛。因为与敌机离得太近了。后来经严格的射击胶卷判读,测算出两机距离只有120米。”
志愿军空军专为陶伟此战出了捷报,作为抵近作战的范例。从此,陶伟以首个近战击落敌机、勇于“空中拼刺刀”彪炳空军史册。以陶伟等一批志愿军空军战士英雄壮举凝结而成的“空中拼刺刀”精神,成为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残酷空战中表现出的敢于直面强敌、敢于战胜强敌、敢于牺牲自我的崇高战斗精神的代名词,被人民空军传承至今。
1934年9月出生的陶伟,当时不到19岁。
收到部队寄来的儿子立功喜报,陶伟的母亲把喜报镶嵌在双面玻璃镜框内,让亲友能看得到正反两面。正面是报喜内容,背面是部队对陶伟作战业绩的评价文字:机智灵活,积极勇敢。
陶伟老人介绍,他所在部队是人民空军第一个组建的航空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辉煌战绩,现改制为空军航空兵第一旅,所在的一大队被授予“强军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
1953年,志愿军司令部给陶伟父亲寄送的陶伟立功喜报。图片均为陶伟老人提供
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民族血性永远不能丢
1953年7月,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1953年9月,陶伟随部队撤回了辽阳驻地。
1955年,陶伟调到位于山东济南的空军第五航校做飞行教员,后提拔为副校长,1990年退休前为空军航空兵第十二师副师职顾问,退休后在济南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八休养所安享晚年。
在济南定居几十年,陶伟老人一直牵挂第二故乡武汉。1951年1月17日《长江日报》的复印件,至今收藏在他家中柜子里,随时都能找出来。近日,当收到报社委托记者传过去的当期报纸及参军照片电子版时,老人连声致谢。
2020年11月14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陶伟老人应邀出席,并为该校“抗美援朝”纪念墙揭幕。纪念墙以浮雕形式,艺术再现了70年前这所学校300多名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壮美画面。300多位校友的名字,一一篆刻在纪念墙上。
老人在接受央视新闻频道采访时说:“这样一座学校,如此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值得学习。武汉这样一个城市,爱国主义热潮几十年不衰,值得尊敬。”
退休后,老人到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讲开学第一课,到工厂、学校讲“空中拼刺刀”故事。他对年轻一代说:世界并不宁静,要有战争思想准备。要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民族血性永远不能丢。
2021年,陶伟老人作为主角,本色出演了空军宣传文化中心拍摄的微电影《志·愿》。2022年,这部微电影在3000多部展播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宣部颁发的“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一等奖。这部微电影的主题是:承英雄之志,愿军强国安,传承永远的“空中拼刺刀”精神,向着全面建成一流空军奋进。
(感谢丹东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门庆金对本文采写提供帮助)
湖北省实验中学校门旁的抗美援朝纪念墙。
“空中拼刺刀”精神
这是志愿军空军在抗美援朝残酷空中作战中,表现出的敢于直面强敌、敢于战胜强敌、敢于牺牲自我的崇高战斗精神。这种精神蕴含着对党、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传承着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彰显着克服一切困难、打败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体现着机动灵活、智勇兼备的战术思想。年轻的人民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组建的,“空中拼刺刀”精神也正源于我陆军刺刀见红、血战到底、视死如归的血性胆气。前进道路上,人民空军将大力弘扬“空中拼刺刀”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困难、任何敌人,都始终保持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斗志,弘扬敢打必胜的精神品质,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文字来源: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空军主题馆
(长江日报记者王南芳 耿珊珊)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