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第四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聚焦长江文化时代价值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12-12 08:2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编者按】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4年12月7日,第四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暨2024长江文化促进会学术年会在汉开幕。

  此次研讨会以“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十五五’发展前瞻”为主题,来自全国高校、社科院、文旅部门、水利系统、行业协会等领域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长江日报现摘要刊发部分发言。

  沿着长江“画”文化

  周庆富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

  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2024年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长江主题创作实践活动。历时1个多月,总计130余人次参与,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体考察采风写生活动。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们每一幅画,画的是长江新貌、长江人物。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有位画家连续多天早起,深入曾经的扶贫村庄,创作出感染人心的作品,见证长江沿岸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变。

  环境挑战展现人类文明韧性

  谢树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非洲热带雨林到东非猿类演化,再到古文明的诞生,文明多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历史演进中也有部分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古人类不断适应与创新,发展出了辉煌的古文明。

  在长江流域,同样能看到环境变化对文化演替的关键作用。约6000年前,全球性的干旱事件导致沙漠带广泛扩张,长江流域同样经历了环境偏干的变化,这一转变与该区域国家性质社会性质的兴起紧密相关。

  恶劣环境虽为人类带来挑战,却也可能激发创新与适应能力,推动文化发展。但一旦环境变化超出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便可能导致文化的衰落。

  地球系统的各圈层与过程相互作用和关联,使得环境变化复杂且不确定,同时,非线性特征意味着小扰动也可能引发大变化,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综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知识研究环境变化与文化演替的关系,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吴必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众多文人墨客书写了长江。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父子三人、陆游、范成大等人都曾游历过长江、书写过长江。除了中国文人,古伯察在旅行记中描述了长江沿线的城市;李希霍芬地质考察足迹遍布长江流域多地;英国商人立德乐记录了长江三峡及重庆的情况;毛姆在《在中国屏风上》记录了溯长江而上的游历,展示了长江的东方魅力。这些游历记录,都属于“地方书写”,是长江文化带与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长江文化的重要资料。

  活化利用才是最好的保护。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带来新的技术走向。我们可以把游历记录做一个垂直大模型,建好“长江游历图书馆”并将语料库输入大的数据库,转化为景区的系统;未来制造自动驾驶汽车时,可以把大模型植入电脑后台,汽车一出厂就知“长江事”。这样一来,文化遗产变成了旅游产品、旅游体验。

  中国长江博物馆应是“灵魂客厅”

  傅才武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长江博物馆应是一座城市、一片区域、一个国家的“灵魂客厅”。世界级大江大河博物馆的建设,目前尚没有类型完全相同的博物馆可以复刻,只有一些相似的线性文化遗产博物馆可供参考。如何定位跨区域、跨文化的大江大河的价值,如何整合大河流域内不同区域的亚文化,如何在族群共有的历史叙事中萃取共同的价值观等,是大河流域性博物馆面临的普遍难题。

  线性遗产博物馆不同于区域综合性博物馆的特点,在于以空间秩序统筹时间秩序,而区域性综合博物馆都是以时间秩序统筹空间秩序,以建立展陈的基本框架。线性遗产博物馆即中国长江博物馆(筹)的展陈思路,是以长江作为地理中心与边缘以及“一带一路”的文化交往流动性——空间秩序,来体现中华文明的时间秩序。正是在长江与西南高山地区、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以及“一带一路”的文化循环流动中,这种展陈展示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统一。

  长江文化中的“诗意凝视”

  徐红罡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既是文学大国,也是山水、旅游文学的大国。中国人从小接受诗文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全世界都是独特的。早期的文学教育深刻影响着中国人与地方尤其是与长江的关系。长江流域众多经典景点因文学描绘而激发人们的想象与兴趣。

  文学对旅游体验有调节作用。如烟雨漓江、瑶里古镇、雨中黄山等景点,游客虽遇不佳天气,但因文学影响,能从不同情境中领略独特之美,实现从日常天气到文化塑造体验的转变。

  游客在旅行途中存在“诗意凝视”,即文学影响对地方价值的认知与创造。如奉节因众多诗人留下诗篇被誉为“诗城”,黄鹤楼因历代名士吟诗赋词名扬天下,三峡、秋风亭等也因文学描写蕴含深远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用古代传说和诗歌解释景点,游客能加深对地方美的体验。

  挖掘和利用长江流域的文学遗产,对提升旅游体验、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水地理格局在长江文化中举足轻重

  樊志宏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人类文明的源起、育成与演进漫长复杂,山水地理格局在其中举足轻重。从轴心时代起,诸多哲学家就开始探讨自然山水系统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诞生的分形理论为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系统现象,提供了科学化的研究解释框架。

  文化生态系统中,山和水(江河湖海)是孕育发展人类文明的两大主体要素。山脉、河流是典型分形结构。山与水的分形形态是决定生态及人类文明孕育发展分形形态的基础性变量。其中,山主导水的分形形态,二者分形深化至特定阈值,就造就孕育生态圈及人类文明的理想时空区间,故而主要文明多诞生于大河支流的丘陵地带。

  中华文明是此理论的生动例证。昆仑山系向东区域是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的源头,形成了世界主要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构成了流域面积5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世界上最广阔的文明发生带。昆仑山系向北、向西区域是一系列内流河(母亲河)的源头,形成了世界主要的游牧文明发源地,以及欧亚大陆轴心区东西方文明交流陆上通道。昆仑山的分形结构与黄河、长江文化紧密相连,“黄河、长江+昆仑”构成中华文明摇篮。

  营造可感知的长江文化氛围

  张朝枝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2021年底启动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涉及13个省区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廊道。要将其建设成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关键在于营造游客可感知的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讲述文化故事,提供故事载体,调动游客参与,形成集体记忆。游客在长江沿线旅游时,不仅欣赏风景,更是在寻找情感和价值观的共鸣。

  仅有故事还不够,还需要营造氛围。把文化转为旅游吸睛点,可从多维度着手:借广泛流传故事,打造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以博物馆展物质遗产,助游客直观认知;以传统节庆、艺术表演呈现非遗,丰富游客体验;依托历史街区、城镇综合展示,营造历史感;使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吸引力;设游客参与环节,像手工艺体验、观歌舞表演,促情感共鸣。承载故事的载体也不可或缺,历史街区、文化场馆、景区等,打造时要契合文化氛围,注重游客参与互动。

  把长江文化数字化

  鲁安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长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设施,经历了古典时代、地理发现时代和图像传媒时代的多次大转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数智时代,长江文化的再发明成为新课题,既要保护传承,更要借数字化手段弘扬、创新长江文化。

  长江文化数字化是“未来工程”。长江文化的海量文化资源应转化为文化大数据资产,建立自己的数字化标准与平台。这不仅能促进文化认同,还能激发文化遗产在游戏、电影、设计、旅游、教育和广告等产业的创新应用,提升经济增长。

  基于数字化、可分析、可计算的文化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建立长江文化的知识图谱,实现时空化呈现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借鉴国际上的文化遗产记忆与活化项目,我们可搭建长江文化时空大数据系统,推动长江文化在多领域的创新发展。

  长江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关乎构建中国与世界文化基础设施,需全域协同、多维度探索实践,携手完善这一文化纽带。

  打造长江文明时光机

  王晓光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长江文明时光机是集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平台,旨在把长江文明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大众。

  该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长江文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建模、计算与展示。通过数字孪生、VR/AR等先进技术,超越物理时空限制,探索数字传播新形态,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我们充分整合武汉大学及相关机构优质资源,打造多场景、多主题、融合4D时空与数字平台相结合的综合实验空间,实现长江文明文化遗产从记录、存档到活化利用的全流程作业。

  长江文明时光机将涵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多元文化主题,通过高精度3D建模与文化基因提取等技术,还原长江文明往昔场景与遗迹,让历史风貌重现眼前。同时,引入知识图谱、数字叙事、人机交互等先进手段,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助力长江文明以鲜活姿态走向大众。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长江文旅

  蔡新元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人工智能为长江文化与艺术注入强大活力。用数字化手段,人工智能创新性地呈现了长江流域的历史遗迹与民俗风情,游客仿佛身临其境,长江灯光秀是这一技术的完美展现。在艺术创作上,人工智能推动艺术迈入“生成时代”,传统创作模式逐渐式微,模型的广泛应用,重构了艺术的生产、传播与体验模式。“合成创意”成了艺术的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艺术创作由人工设计转向多元共创生态。

  艺术史正经历从模仿的时代、观念的时代、数字的时代,再到当前的“生成的时代”的转型。艺术家的角色、创作观念及作品价值评判标准都在发生全面变革。尽管人工智能带来了创作界限模糊、传统创作与评判体系受冲击等挑战,但这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路径,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融合的新边界,创作出既富含文化内涵又具科技魅力的作品。

  我们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传承与弘扬长江文化,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开发文化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品牌。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经验可以借鉴

  李萍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主任

  莫高窟数字化技术为莫高窟的保护与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也让这一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其保护经验对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以往,莫高窟的保护主要依赖临摹等传统手段。为实现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莫高窟采取了临摹与数字化相结合的方式。从早期的国际合作到专业技术团队的建立,再到如今成熟的数字化方法,莫高窟的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数字敦煌”品牌培育,使莫高窟的数字化成果实现了全球共享。

  数字化技术为莫高窟的保护提供了精准记录壁画病害、评估修复效果、模拟分析洞窟加固方案等科学依据。同时,该技术还记录了壁画的详细资料,支持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及美术临摹。通过数字展示中心,游客可在不进入洞窟的情况下体验敦煌艺术,减轻了洞窟的物理压力。此外,数字展览和互联网公益活动也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敦煌壁画的保护中来。

  数字技术有助长江文旅品牌塑造与传播

  李江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长江国际旅游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武汉探索长江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强化历史文化底蕴与游览服务品质,创新运营模式,运用数字技术,为长江文旅品牌的塑造和传播铺设了坚实基石。

  长江灯光秀,以光影艺术演绎城市传奇,成为展现武汉风貌的独特窗口;夜上黄鹤楼,开启夜间游览新模式,吸引八方游客;知音号则以互动式演出,树立城市文旅新地标。凭借资源禀赋与创新的运营模式,武汉成功打造出文旅融合的典范品牌。

  长江文化与旅游天然耦合。其资源要素相互依存,外部环境有利融合,发展模式注重价值协同。长江文化旅游“+”模式多元创新,沉浸式体验丰富多彩,文创产品激发消费活力,夜游演艺更是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传播对长江文化旅游至关重要。深化数字化改革,提升技术体验,融入生活休闲,不仅能强化品牌特色,更能增强情感共鸣与传播效能,为长江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图片处理:张莉)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