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一次招生咨询后,这位华科大教授成万名乡村孩子的“知心大叔”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12-25 20:3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彭教授,能不能来一下,伢想不开。”“李教授,丫头把我拉黑了。”“唐教授,我不想上学了。”

  59岁的彭礼堂教授的网名叫“李唐”。有人喊他彭教授,也有人喊他李老师,也有人喊他唐教授,他也从不更正,只要是涉及孩子的事,他都当大事来办。每一个电话或微信救助,他都会认真看待,要么在网上宽慰家长一番,要么驱车百余公里去跟孩子谈心,有时让家长直接把孩子带来学校深聊,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彭礼堂对乡村学生的帮助始于2007年回老家麻城的一次招生宣讲,发现乡村孩子的成长短板。14年来,这位华科大法学院财税法中心教授关心的孩子已有万人。每天他都在100多个微信群和QQ群里“值班”,被家长和孩子们戏称为“彭教授门诊”。

  彭礼堂在为明学校家长学校开讲座。 记者杨佳峰 摄

  每天只睡4小时

  彭礼堂主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税法教学与研究。12月7日,在法学院三楼一间普通办公室内,一束鲜花在书柜上格外醒目。“刚刚一位家长送来的,本不想收,但人家已经买了,就不要浪费。”见记者来访,正在批改研究生论文的他起身相迎。

  每天凌晨,头发花白的彭礼堂都会来此办公。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逐一在100多个微信群、QQ群里打招呼。作为群主他有承诺:学生或家长在群里提的问题,要紧的即时回复,难的问题回复不超3天。

  彭礼堂说,3天才回复完问题,一般来说确实有点长,但无奈人太多,有些问题还得反复考虑。但好在自己每天只睡4个小时,有足够时间应对。“每天只睡4小时,是自己已持续30年的失眠症,恰好这10多年分分秒秒都利用上了。”他说唯一的挑战就是眼睛受不了,这几年视力下降得厉害,近视到了1100度。

  “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请彭教授救救我的伢!”12月7日中午,新洲一高中家长来电求助,说正常上学的儿子童童(化名)突然就死活不愿去上学,让他们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办。彭礼堂了解完实际情况后,和夫人章健一起驱车直奔新洲与童童见面。见到曾经给自己上过励志课的“彭爸爸”,童童很快安静了下来,并答应和“彭爸爸”一起去登山。

  相处两天后,童童回到了课堂。一位年近六旬的教授如何说服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的?“他是个小胖墩,登山不如我,对他有触动。”彭礼堂说,行动比说教更重要,孩子在学校或家里接受的说教较多,内心抵触。此时,行胜于言。

  像这样的事在彭礼堂身上不胜枚举。已在武汉工作的邹紫薇博士至今还记得,自己在高考、保研、读博等人生的关键节点,都离不开彭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他总是发自内心的交流,没有丝毫架子”。

  彭礼堂在为明学校家长学校开讲座。 记者杨佳峰 摄

  讲座现场建群“开诊”

  “(孩子)能做第一做第一,不能做第一做唯一,不能做唯一做自己。”12月21日,一场主题为“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家校培训在武汉为明学校举行,带麻城口音的主讲人彭礼堂以自己的幽默风趣让现场气氛很快活跃起来。“(成绩)好是好,不好可以变好,不好本身换一个视角也能看到好。就拿我来说,身材不高节约了布料,人也不帅,不易引起别人注意,可以安心工作。”

  这场讲座是武汉为明学校校长王进阶慕名邀请彭礼堂来讲的。“全是真心话,台下师生如沐春风,彭教授用一个个亲身经历的育人案例打动了家长。”90分钟的讲座下来,王进阶感同身受。

  “孩子上高一,有早恋倾向,完全不思进取,处于混日子的状态。如何是好?”一位孩子的妈妈追到办公室,希望彭礼堂单独开“处方”。

  为满足家长和孩子的要求,彭礼堂像往常一样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和微信号,很快又一个500人的微信群建起来了。

  这样的微信群或QQ群,彭礼堂有100多个。他说“群里的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理解与信任他们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次,微信群里的一个女生拎着行李箱在雨中打电话给彭礼堂,说自己没伞,能否过去接她?他放下电话就开车去接。彭礼堂坦言,这样的小事情或许女孩可以设法自己解决,当时他内心也有过一丝犹豫,但转念一想,“要是你自己的孩子,你去不去接?”

  曾经的被扶人邹紫薇也成了帮扶者。 记者杨佳峰 摄

  被扶人成了帮扶者

  彭礼堂对乡村学生的帮助始于2007年回老家麻城的一次招生宣讲。当时,他发现很多高中学子有错误的想法,高中疯狂学,梦想大学躺赢;视野相对狭窄,缺乏明确理想目标;和父母矛盾及心理问题也突出……他下定决心要消除这些问题,给孩子们身上打上一束光。

  2011年,彭礼堂成立“麻城学子之家”,专门给中学生和大学生“指路”,当时还是中学生的邹紫薇便是首批加入者。连续14年,彭礼堂通过百场励志讲座、个别谈心、点对点帮扶等形式帮助乡村孩子。也正是在彭礼堂的鼓励下,邹紫薇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后又进清华读研,一有机会便变身“帮扶者”,跟随彭老师下乡,以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孩子。

  “乡村孩子缺的未必是钱,而是自信心和独立的人格。彭老师的帮扶做到了我们学生的心坎上。”今年39岁的曹世义是华科大同济医学院的博导,也曾是“华科黄麻学子之家”首批学生。他亲眼所见,很多自卑、孤僻的孩子在彭老师帮助下建立自信,变得开朗,他也是其中的一个。

  2014年,曹世义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他眼里,彭老师做的是最有价值的公益活动,他主动要求加入团队,成了彭礼堂的得力助手。“彭老师每次下乡励志讲座,住的都是几十元一晚的小旅社,把更多的钱节省下来给了需要帮助的学生。”

  家长为了孩子经常在群里求助彭礼堂。  记者杨佳峰 摄 

  2018年,不再参与招生宣讲的彭礼堂将“麻城学子之家”升级为“黄麻万松公益书院”,服务地域向黄冈全地区推进,服务的学生也从重点大学向高职高专学生铺开。

  每年自掏腰包数万元帮扶学生,讲座、深谈、陪玩……以长者之身解惑青年疑问,从理想信念到人生观、世界观,给予孩子们心灵的抚慰,不少孩子亲切喊彭礼堂为“彭爸爸”。

  突然多了一帮“孩子”,让爱孩子的章健很是欣慰。“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只做好事。”相濡以沫30多年,章健知道老伴最想做什么,很多公益活动她都跟随左右全力支持。

  “彭老师经常是一身衣服不到500元,甚至是亲朋送的‘二手货’,但他对孩子们是慷慨的。孩子生病住院或者孩子的父母生病住院、乃至孩子们长大结婚,他都要包一个红包。”

  “全国各地跑,管的孩子又不是自己的孩子,何苦呢?”有人不解时彭礼堂这样回应: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做公益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很多人把一生80%的财富用于抢救生命最后的28天,我觉得应该把80%的财富用在孩子们身上,才是用在刀刃上。”

  长江日报记者 杨佳峰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