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泵站工作者刘藐:到社区一年建了个小广场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12-28 15:2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我叫刘藐,是武汉市水务局排水泵站管理处的一名泵站工作者,但去年一整年,我都没踏进泵站大门一步,我在武昌区积玉桥街道的沙湖社区实践锻炼。

  从那些精密的机组设备到小区里的家长里短,这跨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不过,既然来了,就得干出点让群众满意的事。

  刘藐(左)与居民交流聊天中收集问题诉求。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刚到凤凰世纪家园小区那会儿,我真是有点儿懵。这小区都二十来年了,设施老旧,功能跟不上,居民们脸上总少了那么点笑容。我想干点啥,却又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转机出现在小区被选为武昌区“共同缔造”的试点。社区里一位老同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共同缔造’,就是要走进居民心里,大伙儿一块儿使劲儿。”这话一听,我心里有了底。

  从今年4月开始,我和社区的几个同事,挨家挨户地敲门,硬是把凤凰世纪家园的568户人家都走了个遍,记下了满满当当的问题和需求。后来我们又开了好几次居民议事会,定下9件要办的实事。我挑了其中的3件:改造小广场、规范停车位、建个爱心食堂。

  凤凰世纪家园小区小广场重建完成后,刘藐(右)向居民征求意见。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就拿小广场改造来说吧,居民们意见大得很,有的说旁边景观水池变成了臭水沟,有的说连个遛娃的地方都没有。我琢磨着,这改造啊,跟检修泵机一样。

  于是,我们请来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前前后后开了十几次会,不断修改设计方案,大到广场怎么布局,小到地砖选什么颜色。

  实践证明,群众的力量真的很大。改造的时候,党员居民带头,找共建单位赞助,发动大家众筹;热心肠的居民挨家挨户解释方案,收集意见;社区的志愿者们更是天天守着施工现场,生怕有啥闪失。大家伙儿拧成一股绳。

  重建的小广场具备凉亭休憩、儿童游乐、体育健身等多种功能。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前几天,小广场焕然一新,有凉亭可以歇脚,有游乐设施给孩子玩,还有健身器材锻炼身体。那天,阳光正好,我看着居民们带着孩子,在广场上笑啊、闹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现在,我又回到了泵站岗位,发现泵站工作和社区工作其实也相通,都得心里装着群众。

  (讲述:泵站工作者刘藐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