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起,长江日报以《三百学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为题,持续报道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验”)抗美援朝参军参干309名学子的事迹,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也引发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1月9日,20多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弘扬“武汉投笔从戎保家卫国三百学生”事迹和精神,打造英雄城市爱国主义精神坐标》。
这份提案,由市政协委员、民盟武汉市委常委、武昌区教育局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张鸿志作为提案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孔峰、武昌区政协副主席谭艺琴、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芳、武汉市教育工会主席许芬、武汉大学网络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小曼等20位市政协委员作为联名提案人共同提出。
图为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内抗美援朝浮雕纪念墙。记者史伟 摄
提案写道:“省实验是百年名校,学生考入不易,前途大好。但当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这些大多数还只有十六七岁的青葱学子便挺身而出,舍弃岁月静好的读书生活,踊跃报名参军保家卫国。他们的英雄壮举,感人至深,足以彪炳史册。”“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新时代报道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深远意义和巨大价值。”
委员们在提案中充分肯定长江日报独家发掘这一题材、唤醒红色记忆的意义和作用,认为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指示精神的自觉践行,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担当和作为。
他们在提案中表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三百学生群体和他们的事迹,是武汉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值得以城市之名高度重视、倍加珍惜,拿出切实举措,大力弘扬,从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的武汉爱国主义英雄群体典型,在武汉乃至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一座爱国主义精神坐标。”
为此,委员们提出三点具体建议:一是系统挖掘、梳理三百学生事迹和史料。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牵头,联合长江日报和学校,对三百学生的事迹进行深入梳理、一一寻访,形成系列文化成果。
二是大力弘扬三百学生的崇高精神。把三百学生事迹列为武汉中小学德育教育、国防教育、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大学和高中军训课中军队光荣传统教育事迹材料;在武汉数十所“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以及在社区宣讲、宣传;列入军史展陈和地方史志档案专题展陈内容。
三是努力在全国打响武汉爱国主义英雄群体品牌。积极向央媒推介,组织媒体对这一典型群体进行集中报道;向上推荐,培树武汉爱国主义英雄群体重大典型;适时启动三百学生事迹全国巡讲、巡展;及时组织国家级党史、新中国史、军史专家研讨其史料价值,组织理论界专家提炼英雄行为蕴含的精神实质。
1月8日,全国道德模范、市政协委员、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师董明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三百学子的英雄事迹,让我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和平年代,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这种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更是精神灯塔。”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张鸿志委员说,希望武汉能保护好、运用好这一红色资源,引导大家都来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作为一名曾在省实验工作过的教育界人士,张鸿志说,他会一直关注这项工作,也愿积极助力和参与这项工作。
8日下午,在会场电梯里听到其他委员讨论三百学生的故事,市政协委员、传播专家李小曼特地找到长江日报报道仔细阅读,并在提案系统中主动加入成为联名提案人。她说,这些学子展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满满的家国情怀,至今读来仍让人动容。故事传播是最好的传播,媒体寻访健在老英雄,讲出了生动鲜活的英雄故事。这些英雄故事,有基础、有条件成为经久流传的中国故事。
(记者王南芳 陈其雄 耿珊珊)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