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0日讯“不断推进专家参与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今年两会,市人大代表、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刘成奎带来建议案。
市人大代表刘成奎。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4年持续追踪,刘成奎又一次聚焦非共识项目。就在去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专家实名推荐的非共识项目筛选机制”。
所谓非共识项目,是指创新性强、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但同行评议分歧较大的项目。大陆漂移学说、量子纠缠理论、mRNA疫苗等,最初均未获得科学界共识,此后却都带来创新变革。
为何难获共识?刘成奎在调研中发现,非共识项目获得“差评”的原因很多:有颠覆性创新与当前的共识相悖而被当作“伪科学”看待;也有一些探索性科技受技术瓶颈、资本市场资源局限等影响,实现难度大,被认为不可行。除此,生产成本、工艺控制、市场接受度和需求规模等因素,都会影响项目评审中共识的达成。
“我们学校有位老师研究穿戴技术七八年了,多次参展却因无人愿意投资,未能实现产业化。”这些现象深深触动了刘成奎,近4年以来,他多次呼吁要完善科技引入评估机制,在“非共识”语境下保障科技的先进性以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林波是多个国家部委成果转化平台负责人,从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管理服务23年。他认为,非共识项目一旦成功,就可能引发范式革命。
去年7月,刘成奎拟《关于建立与完善专家参与非共识项目技术筛选机制的建议》完稿提交后,一周内即得到被民建中央等采纳的消息。
在建议中,他提出构建功能性专家评估小组的方案。“这个小组由行业技术专家、风险投资专家、企业家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评估结果要经过评审专家认定签字后向社会公开。”
“‘非共识’在大胆创新中屡见不鲜,比如我本人创业经历就是‘非共识’的产物。”罗林波认为,“非共识项目”出现在重大决议及建言建议中,体现了我国在多元化价值观下加速创新的包容度及发展决心。而“功能性专家评估小组”的建议,能完善非共识项目评审的评委构成,同时,专家签名、专家实名等,能一定程度上规避专家的“人情票”。
他也提出,筛选机制还要有“打捞”机制,通过创造不同风险承受程度的创新环境,大胆试结合小步试。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李佳 通讯员吴芳)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