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汇智聚力,共商武汉高质量发展,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1-10 10:2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1月9日,政协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19位市政协常委、委员作大会发言。现将发言摘登。

  构建人工智能城市大模型

  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

  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武汉市委员会主委,湖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美学研究院院长 彭富春

  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启动武汉人工智能城市大模型的顶层设计工作,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城市大模型建设组织保障体系。

  提升数据治理与共享效能。优化全市公共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进高价值数据资源安全合规开放。举办公共数据开放大赛,丰富公共数据开发工具。对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数据资源进行梳理。

  优化算力资源配置。研究制定专项政策,建立专门的算力资源池,打造“通用+智能+超算”多元算力供给体系。适度超前布局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

  促进应用场景落地。开放人工智能城市大模型平台,支持各部门、各区以及全市市场主体,结合各自业务需求,开发应用各类垂直大模型,并通过实际应用检验和优化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加快培养兼具技术专长与业务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推动校企合作,开发实习实训项目。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深度推进文旅融合

  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武汉市委员会主委,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徐旭东

  区位优势、创新集成,打造特色文旅消费主引擎。建议集聚全国特色美食,把武汉打造成美食之都,让“中国美食聚武汉”成为武汉的卖点。

  需求导向、提升环境,打造城市文旅线路金招牌。积极寻求与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充分挖掘和整合文旅资源,共同策划推广本地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持续营造优质旅游环境,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高位对接、精准引入,实现国际主题乐园“零”的突破。深化与国际顶尖主题乐园品牌的交流合作,科学规划并有序建设主题度假区。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国际主题休闲度假区和文娱综合体。

  规划引导、疏通瓶颈,构建高端商旅住宿新体系。制定全市酒店民宿业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土地资源分配与规划要求,确保高端酒店、精品民宿与城市风貌和谐统一。减轻高星级酒店投资运营负担,优化投资环境,推出行政收费减免等举措。

  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市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高宗余

  加强技术攻关合作,聚焦我市未来产业六大方向13个细分领域,深化与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探索“部属高校+市属高(职)校+科研院所”创新联动机制。

  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政策,整体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培育。支持科技领军企业担当攻关主角,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设立第二批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探索“概念验证+投拨结合+基金支持”的前沿技术产业化联动支持机制,构建高校科研成果和企业需求对接“直通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中试平台。

  打通“金融链”,提高股权投资规模,创新科创债、科技保险等业务,建设“产业+金融”生态,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畅通“数据链”,推进相关科创平台数字化生态系统建设。

  加快产业转型闯关

  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

  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会副主委,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和科技创新部总经理 王伟

  三线并进,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融合化升级。聚焦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围绕“光车康装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扩大辐射力影响力。持续以五大产业为核心聚集资源、项目和配套企业,加速壮大产业集群。

  外引内联,助力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积极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开辟国际贸易新通道、沿海进江新通道。发展国际商贸和跨境电商,吸引外向型产业集聚。对接我市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需求,加速吸引沿海重要产业大型企业总部落地。布局科技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高端配套服务。

  夯实基础,做好产业转型闯关要素保障。加强人才保障,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创业,支持本土企业开展重点人才招引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国有资本投向创业企业力度。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基金,凝聚“耐心资本”,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成熟企业上市、改制。

  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

  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市政协常委,民进武汉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 黄芬

  依托供应链平台,助力枢纽外向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四大供应链公共底座,省市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以及花湖国际供应链平台,整合关键生产要素,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联动。鼓励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积极融入供应链体系,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枢纽开放水平。加快推进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花湖机场综保区申建及与东湖综保区的互联互通,推动三个综保区差异化创新发展。理顺武鄂两地监管仓储资源、开放口岸及货物通关流程,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公司,无缝对接航司的运力采购及航线需求。

  加强协同联运,完善枢纽网络互联。统筹配置资源,覆盖辐射武汉城市圈的多节点联动的物流设施网络布局,完善物流园区(节点)设施,形成车谷、光谷、武汉南部三大物流集群。探索建立区域物流一体化协同和错位发展机制,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协同推进跨区域多式联运发展。

  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典范

  市政协常委,农工党武汉市委员会主委,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缪小平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经济生态“两手抓”。强化规划统筹,一体推进水经济开发和水环境保护。建立完善水资源价值转化体制机制,推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践。

  补齐治理短板,夯实水环境基础。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各级环保督察等反馈的突出水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强化城市溢流污染控制能力。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监督管理。

  加强数字赋能,提升水质监管能力。加快建设跨区域、多部门协作的流域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重要水体在线采样监测、重要站点联合比对监测、重点污染源联合监督监测。

  丰富场景应用,探索“河湖+”新模式。试点“河湖+文化创意体验圈”模式,吸引鼓励沿湖高校、企业参与文化创意发掘,形成文化体育创意体验圈。培育“河湖+总部经济”模式。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

  市政协委员,蔡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郭彩霞

  强化组织保障与规划引领,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系统设计与规划研究,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完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新城区与市直部门双考核制度,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分类监测指标体系,优化细化政策配套体系,聚力农业基础工程。

  推进资源与要素市场建设,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充分挖掘并链接城乡消费市场,实现资源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有序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和乡村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

  助力打造国家发展安全重要支撑

  市政协委员,东西湖区政协主席 刘华强

  精准定位核心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等产业,持续对链主企业、关键节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扩产升级、创新创造开展专项扶持。

  紧贴国家需求导向,加强人才培养。整合“智囊团”,把高层次专家学者“请进来”,因地制宜制定培育方案和计划。

  布局新型算存设施,强化资源供给。推动网安基地智算中心算力扩容,布局培育垂直行业和特定场景的安全大模型。

  发挥产业链条优势,吸引企业入驻。发动“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商协会”以商招商,通过“中国网谷杯”创新创业大赛以及面向国内国际的“揭榜挂帅”等方式,招高端人才,引关键技术。

  深化网络安全推广,拓宽行业市场。深化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围绕人工智能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区块链安全等领域,推动开展相关应用性能、特定场景支持等实验验证。

  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市政协委员,长江国际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会长 刘萌

  持续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以重大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聚焦产业发展重大难题,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创新资源,打造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平台,建立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机制,推动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打通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

  发挥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产业发展作用。探索建立以用为导向的建设期考核和年度绩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以考促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建设香港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创新研究院、武汉汤逊湖光量子研究院。

  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中试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实验室成果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具备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功能的综合服务载体。完善科技网格服务体系,持续建设“武创通”科创服务平台。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市政协委员,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 郑敏

  聚焦数智转型,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发挥政府的产业引导和资源整合作用,通过打造重点产业创新集群、重构创新体系等,抢抓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带动民营企业向高端服务业发展转化,促进链上企业携手成长。发展壮大一批“链主”企业,培育大量专精特新“链星”企业。

  聚焦助企惠企,完善科技金融体制。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大信贷供给,扩大中长期贷款发放。打造“汉融通”智慧金融大脑,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水平。建立首贷中心,深入开展小微首贷拓展行动,优化融资服务;深入推进社会资本投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

  聚焦公平公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完成好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清理,依法监督和纠正影响企业公平竞争的行政行为。

  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推动外向型经济做大做强

  市政协常委,民建武汉市委员会主委,市司法局局长 穆书芹

  加快制度型开放,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经贸规则、管理标准等领域的国际化接轨,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内外贸产品的同线同标同质。

  构建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内外贸新业态推广应用。发展内外贸一体化企业,推进“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推动东湖高新区、武大科技园等高质量建设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等知识密集型业务。大力推动内外贸品牌建设。

  发挥开放平台示范作用,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共建共享开放合作平台,推动“双自联动”,打造中部对外开放展会大平台,打造全国进出口商品的中转枢纽中心,加大物流能力建设。

  培育国际化服务体系,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及时纠正制止网络侵权行为。强化人才支撑,组建“校企混编”教师团队。

  做强特种光纤等光电子信息产业链

  促进光联万物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市政协委员,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省企业联合会会长 皮亚斌

  培养本地设备制造企业。应由政府主导,通过项目形式,选择有实力、有技术的设备制造企业与现有特种光纤制造企业联姻。

  引进头部材料企业。对标全球头部材料企业,重点引进稀土、高纯玻璃材料及高分子合成材料等方面的优秀材料企业。

  产学研协作突破关键技术。搭建产学研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和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平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尽快突破“卡脖子”技术。

  打造特种光纤全球技术、产品、人才中心。积极组织参与国际学术技术交流,聘请世界光谷代言人,设立有影响力的成就大奖,建设世界特种光纤产业园和博物馆,成立特种光纤及应用行业协会。

  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培育壮大本地下游应用端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制定各类特种光纤的行业和国家标准。

  抢占低空经济赛道

  塑造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市政协常委,武汉力龙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余龙

  实施“三通一平”,全域启动低空一级开发。“三通”即通图——打造城市低空一张图、通网——打通城市低空一张网、通数——构建城市低空智算数据中心,“一平”即平码——明确应用空间标识编码。

  推动产业链发展,构建低空经济全产业生态。鼓励无人驾驶航空器核心技术研发,建立低空经济创新孵化中心,完善低空经济产业链布局,鼓励企业开展跨领域合作,建设低空经济产业聚集区。

  加强政策支持,开展应用场景示范。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设立低空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给予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税费优惠。布局重点示范场景,建设低空经济示范项目。推动资源开放与产业协同。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城市数字资产管理体系,发展“低空+”多元业态,形成“低空+交通”“低空+旅游”等新业态。

  推动优秀历史建筑焕新利用

  助力打造新型文化业态

  市政协委员,民进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市规划研究院国际合作交流所所长 董菲

  开展资产评估,发掘历史价值。鼓励评估师与规划师、建筑师联动并行,从项目立项起始阶段,开展优秀历史建筑不动产价值评估、城市更新空间资源综合绩效评估,设立精品文化线路和引爆项目,合理缩小项目规模、识别低效用地、挖掘文化价值、匹配市场需求等。

  推进产权归集,完善政策配套。推进历史建筑产权逐步归集至国有平台,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争取各类政策补贴,提升资产资源统筹和运营效益。

  创新场景业态,推动文旅消费。在真实、完整保护历史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借鉴敦煌“数字莫高窟”云游等经验,链接数字技术、创意设计、艺术呈现等新型文化业态。

  加快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为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市政协委员,武汉市总工会一级调研员 吴志武

  构建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健全产业工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线上+线下”“远程+现场”培训模式,开展新技术新产业新工艺技能人才培训。

  健全产业工人职业发展体系,提供多样化的职业路径选择。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推动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比照衔接体系,建立企业内部技能岗位等级与管理、技术岗位序列相互比照,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技能岗位互相贯通衔接机制。

  完善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激励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流技术产业工人评选表彰制度,大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的选树。提高一流技术产业工人经济收入,鼓励一流技术产业工人创新创效。鼓励企业将职工创新成果对外交易获得的利润,用于奖励成果创造人。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市政协常委,民盟武汉市委员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 舒晓刚

  强化就业岗位培育,筑好就业“蓄水池”。扶持壮大本土龙头民营企业,进一步扩大就业资源总量。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落实好税收优惠、普惠金融等政策,提振中小微企业信心,夯实就业基本盘。

  助力青年就业创业,守好就业“主阵地”。深入实施“学子聚汉”工程,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政策托举力度。深化校企地合作,建立来汉就业服务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安居等定制化服务。

  支持困难群体就业,打好就业“攻坚战”。大力支持灵活就业,促进平台经济发展。建立健全人社部门、平台企业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共同参与的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鼓励街道社区整合辖区各类就业资源,形成岗位清单并精准推送,促进长期失业人员就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好就业“加油站”。建立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培训供给能力。探索技能培训机构开展普惠性、公益性技能培训,鼓励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企业参与培训需求采集、项目课程制定、技能等级考核和就业指导推荐全过程,加快职业技能评价与“新八级工”制度相衔接。

  提升就业服务能力,用好就业“服务圈”。依托我市两家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使产业园成为就业能级提升的“新引擎”。推动就业领域数据平台建设,鼓励软件企业研发科技化、智能化、平台化的就业服务产品。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市政协委员,台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台湾研究所副所长 林颖

  整合多方力量,统一打造武汉非遗文化地标。统筹全市非遗资源,在现有的非遗品牌活动阵地打造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规划引领,将打造武汉非遗文化地标纳入城市相关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建设目标、扶持政策、具体措施等。

  加强非遗推广,融入大众生活。探索更多形式的非遗数字化展示和传播模式,利用“非遗+短视频平台”,建设常态化运作、多维度传播的“武汉线上非遗馆”,制作武汉非遗文化地图,推动非遗项目与舞台艺术、影视剧、电子游戏融合发展。

  推进人才传承,加强非遗保护队伍建设。制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管理队伍、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工作。邀请资深专家为传承人讲授非遗知识产权保护、非遗传播、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知识。鼓励非遗文化进校园,构建非遗课程体系。

  坚持文旅融合,创设非遗消费新场景。推出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支持旅游企业以非遗文化地标、非遗传承基地、特色景区、特色街区为载体,与相关传承人开展合作,培育一批满足游客需求、具有鲜明武汉特色的非遗旅游线路。举办“非遗文化节”“非遗市集”等品牌活动,集中为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和销售平台。强化非遗与文旅项目的融合,结合现代潮流设计推出更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创作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市政协常委,武汉唐古拉汉藏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斯朗·丹增曲培

  加大法治宣传培训力度,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通过节日节庆、联谊活动、交流座谈、结对共建等多形式多渠道让各族群众广泛交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共建、社会事务等,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针对进城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谋生创业的本领,多措并举提升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力量,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发掘、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代表,特别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少数民族代表,带动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内地城市,形成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讲好武汉故事

  促进国际传播交流

  市政协委员,武汉大学网络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李小曼

  聚焦“谁来传播”,建设武汉国际传播矩阵。以建强武汉国际传播中心为龙头,建立市域国际传播矩阵,让武汉人讲武汉故事。在重要目的地国家依托合作伙伴搭建传播平台,让外国人讲武汉故事。发挥社交平台海外传播功能,打造普通民众的叙事体系,让网民讲武汉故事。

  聚焦“传播什么”,建设武汉国际传播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专门战略,解决“武汉故事讲什么”的问题。深入挖掘包括黄鹤楼、户部巷等历史古迹,以及汉剧、楚剧等地方戏曲艺术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充分挖掘武汉在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讲述武汉的现代化故事。

  聚焦“怎么传播”,优化武汉国际传播路径。构建武汉故事的国际叙事体系,推动本土语境向国际情景的转化,打造易于国际接受的武汉故事,培育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城市品牌。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