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武汉推进改革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明确要求。
武汉应该如何把握这一使命任务?在今年武汉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展开热议,认为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融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是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的关键之举。
多几条疏港铁路专线提升开放枢纽能级
湖北楚象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北省与世界500强厦门象屿集团合作成立的供应链物流企业。2022年成立以来,湖北楚象利用湖北便捷的铁水公空运输通道,开展供应链服务,围绕煤炭、汽车产业、光电子产业、大宗商品以及农产品等领域开展一体化、定制化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为不少湖北企业降本增效。
“依托武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枢纽链接优势,集团成立以来,平均每年都能实现20%至30%的经营业绩的增长。”市人大代表、湖北楚象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滨说,物流是供应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打造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对推动武汉现代物流业提档升级,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高质量的供应链物流体系,关键在于提升开放枢纽的能级,优化枢纽的“硬联通”和“软联通”。王滨认为,武汉在枢纽“硬联通”上基础牢靠,“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已获批港口型、陆港型、武汉—鄂州空港型、商贸服务型4个,在“铁水公空”4个维度均实现互联互通。
不过,在“软联通”方面,武汉仍存在明显短板。铁水联运作为高效的货运组织方式,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轻等优点,但武汉铁水联运重点布局在阳逻港,全省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和80%的集装箱运输均通过阳逻港承接,存在“东北强、西南弱”的局面。
“武汉经开区有雄厚的智能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拥有武汉长江上游优质的深水岸线和经开港、汉南港等多个港口及一类口岸作业区,但由于缺少疏港铁路专线,无法实现铁水联运,现有的物流运输保障能力与武汉经开区产业发展不够匹配。”王滨说,当地企业原材料和生产货物如走水运,一般通过公路短驳在阳逻港集拼、分拨和转运;如果走铁路,需要通过公路运输到东西湖与铁路衔接。以东风汽车为例,约有13%的商品车、汽车零部件通过铁路运输,需短驳8—20公里至就近铁路车站。
王滨认为,加快推进武汉铁水联运体系建设,才能强化枢纽能级优势,吸引更多的“八方来客”和资源要素聚集,改变物流企业“吃不饱”,生产型企业运输成本“降不了”的现状。
吸引中小微外贸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
位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处的武汉,对外开放通道多元,枢纽节点网络体系完善,是一座充满开放基因的城市,但与我国对外开放重点城市相比,存在外贸依存度低、制度型开放程度不高、枢纽开放水平欠缺等薄弱环节。
市政协常委、民进武汉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黄芬认为,武汉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必须依托供应链平台,助力企业外向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湖北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湖北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湖北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这四大供应链底座以及花湖国际供应链平台,整合物流、贸易、资金和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吸引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外向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开通欧美空运航线,让拼多多、SHEIN、抖音等企业实现顺畅“出海”。
市政协委员、协卓(武汉)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晏鸣在武汉金融投资领域躬耕多年,在他看来,武汉扩大对外开放水平,要从多维度提升交通枢纽的开放能级。
晏鸣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应加快拓展国际航线布局,重点增加直飞全球主要经济中心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城市,以及新兴市场城市如孟买、迪拜、曼谷等的航班频次,提高航空运输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提升天河国际机场在全球航空运输网络中的地位;阳逻港应积极开辟江海直达航线,加强与近洋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贸易往来,推动武汉港成为内陆地区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水运枢纽;优化中欧班列(武汉)的运行线路,建立高效的货物集散和转运体系。
“枢纽的开放功能提升了,才能吸引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武汉的汇聚。”晏鸣说。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