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硬核科技看武汉|2024长江日报媒体责任报告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1-22 08:1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29年、32年、53年……这些时间节点,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中国汽车产业沧桑巨变的印证。2024年11月15日,《长江日报》头版推出《“钱学森手写信”32年后中国车企共同见证: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首破年产千万辆》报道,聚焦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第1000万辆从东风云峰工厂驶出的历史性时刻。这一刻起,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这一年,我们走进了这一产业的最前沿,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与国家汽车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站在云峰工厂的生产线上,看着岚图知音缓缓驶出,我们不仅仅是在记录一辆辆新能源车的下线,更是在见证一座城市的转型与闯关。

  武汉,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支点,在这场新能源革命中肩负关键使命。在这片土地上,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携手并进,推动着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转型。这一进程背后,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引领,更是这座城市的转型突破。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国旗展示的照片。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嫦娥六号月背取土有武汉力量

  2024年6月4日早上,表取月壤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成功展开。月背动态展示五星红旗是中国首次,长江日报记者独家披露这面五星红旗是武汉造,其原材料采自太行山上的玄武岩,是世界上首面玄武岩五星红旗。

  嫦娥六号登月引起全球关注,也是国内外最为关注的重大的科技事件。武汉作为科创之城,在嫦娥六号登月上有重大作为,设计制造了独特的嫦娥六号月面国旗。长江日报深入采访,还原了月面五星红旗的研发与制作过程等,层层剥笋让这则科技报道增加了精神内涵。

  无人机产品和服务已广泛应用于武汉长江生态保护、智慧城市、电力巡检、应急消防、林业巡维、警用安防等领域。  周超 摄

  城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更多了

  2024年,长江日报持续关注并深入报道低空经济在武汉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在湖北省低空经济大会上,行业前沿企业生动描绘了未来城市的智能低空出行图景——一键启动、瞬息千里。武商梦时代广场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全国首条跨江商贸低空航线开通。同时,在武汉血液中心停机坪,丰翼方舟40无人机高效执行了一次血液运输任务。

  2024年11月,武汉正式获得了18条低空商业试点航线的批准,其中涵盖了5条载人航线、12条载物航线和1条监测航线。长江日报全城首发这一消息,并迅速在全市引发热烈反响。我们深知,这不仅仅是一组航线获批的简单新闻,而是武汉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节点,背后承载着无数市民对便捷、高效生活的期待。

  11月15日,首例脑机接口临床手术现场。受访者提供

  脑机接口加速“接入”你我生活

  “这是我们第一次将高通道脑机接口在人脑内测试,手术非常顺利。”2024年11月,长江日报推出《武汉完成高通道脑机接口临床手术》报道带来好消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将衷华脑机自主研发的植入式脑机接口运用于一位脑肿瘤患者,这也是首个全国产高通道脑机接口临床测试。

  2024年,武汉划出13个细分赛道发展未来产业,脑机接口作为其中之一,正加速“接入”我们的生活。面向新蓝海,我们正记录着武汉逐步“解锁”未来产业新版图的新故事。

  武汉大学研究人员在调试人形机器人“天问”。 长江日报记者汪洋 摄

  人形机器人在武汉加速走向现实

  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一楼展厅,身高1.8米的“劳动者1号”人形机器人依然引人注意。“劳动者1号”由格蓝若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联合攻关研发,是湖北自主研发的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

  不少人称2024年为“人形机器人商用元年”。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

  长江日报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新成果:武汉京天机器人公司为世界最强体格人形机器人“补脑”;武汉大学刘胜院士统筹研制的人形机器人“天问”已经会交流、能行走……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抢占人形机器人创新制高点,我们从未止步。

  (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杨佳峰 刘海锋 陈智 稿件统筹:张颖 海报丨手绘:刘岩 设计:胡欣)

  点击查看完整报告>>>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