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腊月廿四,上午7时,天蒙蒙亮,寒气微微,蔡甸张湾街道上游村汉江段江面笼罩着薄薄一层水雾。李志雄来到渡口,启动渡轮,伴随“呜——”的一声汽笛啸叫,李志雄和他的“鄂武汉机渡4013号”渡轮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鄂武汉机渡4013号”连接着蔡甸上游村和江对岸的汉川新河镇马庙村。2002年,时年38岁的李志雄从退休父亲手中接过舵盘,今年是他第22个“春运”。
渡船上只有一名乘客。 记者张衡 摄
61岁的李守生是李志雄当天摆渡的第一批乘客之一,他和同船的另外3名上游村人相约同去新河镇打年货。
单程单人票价3元,电瓶车加1元,李守生递给李志雄4元钱。
渡轮很小,几步就能从船头走到船尾驾驶舱。甲板上方有块钢板用来遮雨遮阳,没有椅子,李守生等人站在栏杆边聊天。短短5分钟航程,轮渡抵达马庙渡口。
李志雄正在开船。 记者张衡 摄
“上街要赶早,市场里品种多,有得选。去晚了,菜都卖完了。”李守生介绍,上游村距张湾柏林集镇有10公里,距蔡甸城关15公里。去新河却很方便,过江后,骑电动车五六分钟就到了。
李守生等人下船,一名乘客上船。李志雄开船即走。
“一个人也开船?不多等等?”记者询问。
“坐船的人不多了,来一人就渡一人。”李志雄回答。
“赚钱吗?”
没乘客时,李志雄会清理渡口。 记者张衡 摄
“柴油贵,一趟油钱3元,一个人刚好保本。如果空船回对岸接人,亏钱。”李志雄说,坐船的都是附近村民,“过去的老话说摆渡是做善事,现在我摆渡是在做服务”。
上午8点至10点是李志雄生意最好的时间段,乘客有赶早集打年货的,有走亲探友的,也有去对岸服装工厂打工的。大家上船下船、来来回回。
一名乘客正在手机扫码支付船票。 记者张衡 摄
10点后,渡船生意渐渐冷清下来,有段时间近半个小时不见乘客。李志雄说:“今非昔比哟。轮渡满员30人,2000年以后就没满员过。即使大年初一、初二走亲戚的乘客多,一趟也就十来个人。以前过年,一批人要分两次渡。”
对于客源减少的原因,他分析说,2019年地铁蔡甸线通车,年轻人可以坐地铁去中心城区玩。蔡甸到汉川的新路也修通了,家家户户都有车了,走亲戚打年货都开车。
李志雄没有双休,也没有节假日,一年在渡船上工作至少300多天。他说,除了大风、大雾、雷暴、冰雪等恶劣天气,他都在船上,恶劣天气的前一天,交通运输部门会提前通知他停航,“夏天涨大水,船也不能跑”。
像李志雄值守的这种小渡口正在消亡。蔡甸区交通局港航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蔡甸汉江段渡口有7个,因客源不足渡口逐年减少,现在仅有张湾街道的两个渡口正在经营。
限载30人的船,大多时候乘客仅一两个人。 记者张衡 摄
“年纪大的退休了,年纪轻的转行了。”李志雄说,国家一年会给他发燃油补贴8000元左右。他家里的另一部分收入来自6亩土地。
下午6点是李志雄下班时间,他将一名乘客摆渡到马庙村,准备上岸去新河镇理个发,清清爽爽迎接新年。他刚走出驾驶室来到甲板,手机铃声急促响起。
“对岸有人要过江,还得跑一趟。”李志雄挂断电话,再次回到驾驶舱。
(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通讯员熊媛 杨振宇)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