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不仅是头孢,这几种药服用后谁劝都别喝酒!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1-26 15:59 来源: 央视新闻
【字体:

  近日

  安徽蚌埠民警接到紧急求助称

  一名女子陷入昏迷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

  将意识不清的女子送医救治

  原来该女子服用头孢后又喝了酒

  好在经过医治

  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春节将近

  亲朋好友相聚甚欢

  气氛到了免不了喝上一口

  这时候千万别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

  如果正在服药

  一顿酒下去可能会致命!

  吃了这几种药

  酒万万喝不得

  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吃药,就应尽量避免饮酒,特别是服用了以下几种药物时:

  丨抗菌药物(头孢类等)

  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含有类似双硫仑化学结构的甲硫四氮唑基团,若在服药前后饮酒,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包括面部潮红、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惊厥,甚至死亡等。

  一旦出现此类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酒精类制品,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送医院吸氧及对症治疗。

  另外,并不是只有含“头孢”两字的药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很多抗菌药物都不能在饮酒前后服用,例如: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

  大环内酯类:琥乙红霉素、红霉素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硝呋太尔

  抗真菌类:酮康唑、灰黄霉素

  抗结核类:异烟肼

  磺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

  丨非甾体消炎药

  这个类别中有不少生活中的常见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若遇上酒精,消化道就要遭殃了,有些是增加肝毒性,有些是引起胃黏膜病变或胃溃疡复发,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注意:大多数复方感冒药都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丨镇静催眠药

  如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水合氯醛等。酒精会加速这类药物的吸收速度,同时降低代谢速度,加之酒精本身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能会加强镇静催眠的效果,导致嗜睡加重、反应灵敏度降低、注意力分散、协调能力差,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部分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同样具有镇静催眠的副作用,服用期间也应避免喝酒。

  丨降糖药

  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等。由于酒精本来会促进胰岛素分泌,饮酒后血糖降低,如果此时再服用降糖药,就可能会冒虚汗、心跳加快、颤抖、昏迷。

  丨降压药

  如利血平、硝苯地平等。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减弱心肌收缩力。如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将会使小血管进一步扩张,血容量减少,血压骤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

  此外,如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也应避免在饮酒前后服用。

  除了酒,这些食品及药品也不能和头孢同食:

  春节临近,色彩缤纷的酒心巧克力成为不少人“年货清单”上的必选项。外层巧克力浓郁醇厚,咬上一口,酒心液体四溢,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三尺。不过要注意,如果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这份甜蜜可能变“惊吓”。

  除了我们熟知的酒心巧克力,还有一些含有酒精的药品及食品同样不可与头孢一起“混搭”,如藿香正气水、药酒、生腌海鲜、腐乳、辅料含有乙醇的注射剂等。

  酒后难受如何解?

  这4种行为“雪上加霜”

  丨催吐

  虽然催吐可通过吐出部分酒水,起到一定的醒酒作用,但实际上非常危险。

  抠喉咙时,如果指甲过长或用力过猛,可能会抠破咽喉部。

  催吐过程中,如果饮酒者突然意识不清,已吐出的内容物很容易被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强制性抠吐会加重食道损伤,轻则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食道溃疡,重则引发大出血。

  丨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活动,阻碍糖原释放。同时,饮酒后交感神经兴奋会消耗大量血糖。如果酒后立刻洗澡,体内血糖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容易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甚至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此外,热水澡还会使血管扩张,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丨平卧

  很多人醉酒之后意识模糊,随意平躺,昏昏大睡。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提醒,酒后正确的睡姿应该是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要注意的是,醉酒的人睡眠中可能会翻身,此时家人可在其后背处放一个枕头,帮助其保持睡姿不变。

  丨喝咖啡、浓茶

  有人认为喝咖啡、喝浓茶有助于促进酒精代谢,这其实是误区。

  医生指出,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既不会加速酒精代谢,也不会减轻对身体的伤害。饮酒后再喝咖啡,会刺激神经中枢系统,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头晕、头痛等不适的症状。

  而茶的主要成分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容易造成身体缺水,还会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影响肾脏功能。

  做到这些事

  小酌更放心

  丨勿空腹

  喝酒前可先食用一些高脂肪、高蛋白或高碳水类食物(如酸奶、馒头、面包、面条或米饭等),既能避免醉得太快,也能减少酒精对食管、胃产生的直接刺激与损伤。

  丨勿混喝

  各种酒混在一起喝,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饮酒过量。而且,两种以上的酒混着喝还会表现出某种“协同作用”,对人体伤害更大。

  一些人认为酒中加入碳酸饮料可以稀释酒精浓度,也能让口感变好。其实,这样容易越喝越多。而且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撑大胃的容积,加快酒精从胃进入小肠的速度,小肠比胃对酒精的吸收能力要强得多,所以更易醉酒。

  丨要适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醒,如果喝酒,成年人一天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克。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丨别太快

  饮酒后,乙醇在几分钟内就能进入血液,只需30~120分钟,血中的乙醇浓度就可达到最高。喝得快会让乙醇浓度升高得快,很快就会进入醉酒状态。

  酒后警惕“5症状”

  剧烈头痛。酒精会刺激到神经,大量饮酒可能会加重神经性头痛,饮酒后若出现剧烈头痛,需立即就医。

  血糖降低。酒精经由肝脏代谢,会增加肝细胞中酶的消耗,容易引发低血糖,甚至导致昏迷。低血糖昏迷超6小时,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损害、脑水肿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

  上腹部剧痛。酒精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酸分泌,促使胰腺分泌增加,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导致患者上腹剧烈疼痛,严重可诱发猝死。

  呼吸费力。酒精会抑制血小板的生成,增加脑出血风险。酒后脑出血会使患者出现呼吸费力、眩晕不已、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可能致死。

  过度呕吐。饮酒过量可能导致酒精中毒,引发过度呕吐。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春节相聚

  觥筹交错 把酒言欢时

  别忘要适度

  服药忌饮酒

  愿大家平安祥和过大年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