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大武汉一日丨长江被我“搬”到纸上,网友直呼太震撼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1-31 21:3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第一个“非遗版”春节

  我把长江流域知名景点

  “搬”到剪纸上

  在你的记忆里,春节是由哪些元素交织而成的?是对联窗花的娴静雅致,抑或是烟花爆竹的喧嚣欢腾,还是逛灯会时的流光溢彩?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我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就想用武汉剪纸这种特殊的方式庆祝这个不一样的春节。

  长江流域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湖北剪纸承接楚文化的剪镂雕刻风俗和南北朝时“人日节”装饰之遗风,尤以武汉、孝感、鄂州等地雕花剪纸最有特色。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从小生长在长江边,亲眼见证了长江沿岸的变迁。我就想着用自己所长,将长江美好变化用剪纸艺术表现出来。

  说干就干,我用2个月时间创作完成一幅剪纸作品《中华巨龙——长江》,全长8.3米,将跨越11个省、市、自治区的长江沿岸文化地标巧妙嵌入进去,比如长江源、日月山、长江第一湾、都江堰、乐山大佛、茅台渡口、橘子洲头、黄鹤楼、琵琶亭、采石矶、南京长江大桥、中山陵、良渚、浦东新区……这些都是在长江大保护行动下,沿岸地区展示出的崭新面貌与蓬勃生机,也是祖国母亲繁荣昌盛的见证。

  (旋转手机看剪纸作品)

  完成这幅作品后,我觉得很有成就感,艺术就是要为时代服务,才有价值。春节期间,这幅作品在长江文明馆展出,大家有空的话都可以去看一看。

  我觉得剪纸好像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联结起传统与传承的桥梁。它能在一笔一画、一剪一刻间,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剪纸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承载着我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大年初三,祝福大家好事接二连三,共享人间欢喜。

  “非常震撼。欣赏这幅作品时,我好像能听见长江的澎湃涛声,深切感受到剪纸艺术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价值,体悟到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有网友评价。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毛明月

  毛明月,64岁。武汉剪纸市级非遗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大师。自幼患小儿麻痹症,双下肢残疾,靠轮椅出行。从20世纪90年代起,毛明月自学研究剪纸技艺。如今,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四点半学校”开展非遗特色课程,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纸技艺,想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网友跟着春晚游武汉

  今年,武汉首次作为分会场

  登上央视蛇年春晚

  网友们纷纷跟着春晚

  前往武汉的城市地标

  打卡春晚同款场景

  东湖梅园,精彩的舞狮表演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程汉庭 摄

  跟着春晚游武汉,楚天极目第一楼。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温暖 摄

  游客在江汉路上拍照打卡。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心比海宽 摄

  游客打卡黎黄陂路巴公房子。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李幼斌 摄

  游客在汉口里长桌宴打卡。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李玉汉 摄

  游客在黄鹤楼热闹过新春。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茶青 摄

  游客在江汉路地铁站红屏祝福墙前驻足留影,记录这一美好欢乐时光。

  ——大武汉客户端网友@奔跑的爱摄者 摄

  即日起至2月4日(初七)

  “大武汉一日”专栏推出

  “大武汉的幸福年”新春特别策划

  邀你讲述过年期间

  武汉相关的新年温馨事

  一起度过大武汉的幸福年

  我们征集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①特色团年饭

  ②过年期间的温暖与坚守

  ③新春武汉的新玩法、新体验

  ④“反向过年”“云过年”新方式

  ⑤武汉与“蛇”相关的citywalk

  ……故事一经采用

  将获得大武汉文创产品一份

  祝大家新春大吉,巳巳如意!

  (整理| 范善菁 制作 | 曹欣怡)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