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大年初五,记者走进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光明),参观通道内隔着玻璃窗,能全透明看到生产车间,一个个巨大储料罐、一条条管道构成的“系统集成”,从生鲜乳入厂,到前处理、灌装等加工工序,再到仓储、成品物流各环节都是忙碌的场景。
春节前,各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其中有4条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日产量达680吨,抢抓春节乳品销售旺季。
“我们只放了2天假,正月初二就复工复产了。”武汉光明生产部经理吕品介绍,已有200余名员工到岗,到岗率超过70%,初八以后将全员到岗,全力冲刺元宵节销售旺季。预计一季度销量稳中有增,同比增长近10%。
生产车间热火朝天。
复产复工速度快,与企业福利保障密不可分。春节期间,武汉光明安排各级管理人员全程跟班,强化值班值守,同时加强设备巡视,保障各项生产平稳受控。为了让坚守岗位的员工们在加班生产的同时感受到春节喜庆的氛围,公司也准备了充足的物资和激励措施。
车间工人正在操作设备。
武汉光明聚焦低温乳制品生产,以“鲜”为核心主题,将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作为核心重点品类发力,带动销量增长。
主打产品“优倍”系列低温奶,近期销量非常可观,采取双膜过滤生产技术,就像一个“筛子”,可以去除部分水和乳糖,最大程度保留活性物成分,比如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营养更浓缩,并且保质期可以长达15天,提高产品附加值。
生产线“火力全开”。
去年该系列在规格上也进行了相应调整,除了435毫升,还推出了185毫升的小规格产品,仅巴掌大小,既满足了单次饮用的需求,又便于携带,完美契合了现代人对便捷高效和高品质营养的双重追求。
每一项产品都会送往检验室进行检验。
丰富多彩的“鲜活力”,源自光明乳业持续的研发投入。光明如实酸奶上新樱花草莓口味、蓝莓桑葚口味,五连包轻享袋上市,还有去年年底新推出的大粒芦荟酸奶,每颗芦荟果粒达15*15毫米,专供山姆销售,形成新的销量增长点。
武汉光明1999年落户东西湖,由于华中地区需求不断扩大,占地35亩的老厂已无法满足产能需要,光明乳业再投资7.6亿元,华中中心工厂项目再次落子东西湖,并于2022年正式投产。拥有30条生产线,武汉光明现已发展成为华中地区乳品企业中最具现代化和规模最大的新鲜乳制品加工厂,产能翻了一番,生产的产品品类达到100余种,覆盖华中5省区,部分产品覆盖全国。
武汉光明打造智能工厂。
2023年武汉光明以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投资9000万,打造智能工厂。在自动化生产线上,优倍、健能、畅优等系列产品源源不断地走下流水线,进入无人仓库。在自动化仓库很少看到工人,机器人手臂自动抓取、堆垛、搬运,整个过程充满科技感。
生产线持续运转。
预处理车间内,工作人员只需操作电脑,当奶缸中的一批次酸奶发酵完成后,点击鼠标发出指令,很快完成翻缸工序。“中控系统如同企业的智慧大脑,只需轻轻一点,便可实现收奶、调配、杀菌、发酵、储存、灌装、包装等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吕品介绍。
无人配送车正在仓库配送物品。
公司自研的机联网系统,能够实现机器间的“无障碍沟通”。码垛机器人在完成80%货品堆放时,会向系统发出指令,AGV运输小车得到指令后立即出发,提前到达指定位置,将货物运送到指定仓库,这时会“从天而降”一块绿色栈板,无缝衔接继续承载货品,保证包装产线的连续性生产。2024年,武汉光明技改项目被评为市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
生产厂房屋顶建设光伏电站
采用大量变频控制器实现电机节能……
同年,武汉光明上榜国家级绿色工厂
生产车间热火朝天。
“企业对于东西湖的信赖,源于多年来的良好沟通,无论是新厂搬家,还是奖补资金直达快享,都在助力企业轻装前行。”吕品表示,预计公司今年产量将有所增长,与产量相匹配的设备投资也会增加。新的一年,武汉光明将在新品矩阵上持续发力,优化包装形态,研发出更多口感更丰富、营养又健康的产品,布局有机奶领域,借力产品创新,为企业焕发新活力。
(来源: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