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造潜艇的黄爷爷”,为孩子们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2-07 19:1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紫阳校区,“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挂牌成立了两年多。学校黄旭华院士科技馆中,展示着黄旭华的生平事迹、科研成果,还陈列着七一九研究所捐赠的潜艇模型。

  黄旭华院士给中山路小学的题词。

  武昌区滨江实验第一小学校长胡小红在2021年至2024年任中山路小学校长。他回忆,当时学校提出成立“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想法后,得到黄院士的认可,武昌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和七一九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各种流程、手续,只花1个多月就全部办好了。

  2022年7月,“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成立。此后,该校师生三次前往七一九研究所参观研学。科学家们也定期走进校园,站上讲台,为小学生们科普知识。科学家讲“开学第一课”也成了该校的一项传统。

  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紫阳校区,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中,展示着黄旭华的生平事迹、科研成果。

  “像黄旭华院士这样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一生追求真理、无私献身科学、矢志报国为民,他们是真正的青少年学习榜样。丰富的科普讲座、科学实践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祖国至上、自强不息、科技报国的种子。”胡小红说。

  2024年3月,黄旭华专门给中山路小学师生题词:“祝中山路小学科技原创启蒙教育成就顶天立地中国好少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学校将这份珍贵的题词做成了卡片,送给每位学生。

  2019年,黄旭华院士和中山路小学师生面对面交流合影。

  中山路小学党委书记沈青对长江日报记者感慨道,这些年学校师生有幸一次次受到黄院士的关爱、帮助,一代代学子也在大国栋梁精神感召下茁壮成长。“听闻黄旭华院士去世的消息,我们心情无比悲痛。”

  沈青告诉记者,黄旭华院士和中山路小学有着很深的缘分——他的女儿、外孙都是中山路小学的毕业生,2019年,黄旭华院士还曾先后两次和中山路小学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回忆起和黄旭华院士见面的场景,武昌区中山路小学教师张帆仍历历在目。

  2019年,中山路小学五(1)中队组织红色寻访活动,师生们来到黄旭华院士的办公室,面对面聆听黄爷爷讲述自己的“深潜”人生。

  黄旭华院士告诉队员们,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毛主席批准研制核潜艇。当时年仅32岁的黄旭华与一批科研人员告别家人、隐姓埋名,来到偏僻的孤岛上工作,开始研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几十年不能和家人团聚。

  2019年,黄旭华院士和中山路小学师生面对面交流合影。

  孩子们问黄爷爷:“你们在荒岛上不想家人吗?”黄爷爷回答:“我们也是有血有肉的男儿,谁不想家呀!但是为了国家的强大,我们只有舍弃小家,别无选择。”

  教师谭德美记得,黄旭华院士办公室很整洁,桌上摆着一艘潜艇模型,背后书柜里书籍满满当当。交流中,谭德美感受到了黄院士的和蔼,也感受到他对孩子们的关爱。在办公楼大厅,他叮嘱孩子们说:“现在的学习条件很好,你们要好好学习,学到更多本领,长大将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美好。”

  中山路小学校长王雪飞表示,黄旭华院士的梦想就是要把他的强国梦和民族复兴梦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将利用好‘黄旭华院士科技教育中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科技人才。”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覃柳玮)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