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8日讯(记者汪甦)“科技创新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2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东湖高新区的武汉市光纤光缆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扑面而来的是紧张而有序的科研氛围。实验室内,设备高速运转,副主任熊良明带领科研团队紧张调试、测算、论证,一项项数据实时更新,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干劲。
“我们实验室最大的特点,就是从产业需求出发,科研一开始就瞄准实际应用。春节期间,我们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科研团队轮班上阵,全力推动技术突破。”熊良明介绍,实验室由长飞光纤牵头,采取“企业联合创新”模式,科研人员与企业技术团队并肩作战,哪里有难题,攻关就推进到哪里,力求让技术创新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他进一步介绍,实验室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光纤光缆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研攻关。目前,实验室已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部分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武汉光纤光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例如,实验室最新推进的传向光纤项目,将应用于通信、医疗、传感等多个领域,而AI大数据技术也将在智能监控、数据分析、城市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正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熊良明说,实验室将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科研攻关,力争在光纤光缆材料、工艺、装备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