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8日讯(记者秦璟 通讯员魏涵玉)2月8日,位于青山区新沟桥街道的21街危旧房改造项目上,十来位工人挥起铁铲,小山般的黄沙转眼就被分到正在铺设的人行道旁。
挖掘机在工地中间一块方形花坛里翻着土。抬头看,商业裙楼已经封顶,总高32层的住宅楼建设过半。
绿化效果图。
“今天地面绿化和人行道地砖开始施工,乔木、草皮、灯具送来之后,地面花园会在几天内成型。”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工黄垚介绍,“商业裙楼的屋顶花园、住宅楼17层的架空层会在项目收尾时设置绿化,形成地面、裙楼屋顶、架空层三层绿化。”
“项目一共设计了7个房型,从40多平方米到100多平方米的房型里,每个房型都有一个大阳台。等到住进了新房,居民还可以在阳台上种种花、晒晒太阳,住进一个‘立体花园’。”武汉市青山安居集团有限公司总工杜中丽说。
样板间里房型开敞通透。 记者秦璟 摄
一年前,这里还是4栋房龄长达60年的危旧住房,134户居民饱受漏水、墙皮脱落等房屋问题,房子“拆也拆不了,修也修不好”。
2023年,湖北省试点“住宅合作社”危旧房改造模式。当年年底,二十一街坊134户居民组建“住宅合作社”,选出居民代表、社区书记等8人组成理事会,134户居民全票通过以“住宅合作社”危旧房合作化改造模式在原址上拆除旧房,由区属国企青山安居集团重建新房。
门前花坛开始动工,地面花园即将成型。 记者秦璟 摄
2024年7月12日,这里作为湖北省首个“住宅合作社”项目正式开工。
“‘住房合作社’模式就是以‘居民主体、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危旧房合作改造。”杜中丽说,“居民把房子交给我们建设,我们就要按‘好房子’标准建设每一处细节,打造既美观又实用的全龄友好居住环境,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安全、舒适、幸福的家。”
工人正在进行人行道铺装。 记者秦璟 摄
“立体花园”式绿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设计。杜中丽介绍,21街项目地块小,6400平方米的面积上建起一栋住宅楼及裙楼,地面绿化空间已十分狭窄。在地面、屋顶、架空层见缝插针设置绿化,整个项目绿化面积能超过30%。
多达7种房型的设计也是为了满足居民旧房换新房的多样化需求,居民可以选择同等面积直接更换,也可以加个十余万元住上更大的房子。去年12月20日,134户居民已经选到了心仪住房。
“按‘好房子’标准,7种户型根据居民需求全部设计为‘南北通透’,没有黑房间,观景视野佳。这在商品房市场几乎不可能。”项目总建造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晨说。
预计今年底21街的居民就能住进新房。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