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武科大楚磁科技团队负责人罗港涛博士
5G通信技术带来很多便捷,但各种电子设备也饱受电磁干扰之苦。手机信号不稳定、电脑画面莫名其妙卡顿,甚至医疗设备误诊,都可能是电磁波在干扰“捣乱”。如何屏蔽无用电磁波,让无线通信能更好地在特定电磁波频段工作,是我们团队研究的重点课题。
传统电磁屏蔽材料虽能反射电磁波,但容易造成二次干扰,且又厚又重,不适合现代设备。2019年至2022年,我们团队一直在尝试研发一种既能高效吸收电磁波,又轻薄耐用的新材料。经过无数次实验,我们终于找到了铁钴钌三元合金这个“黄金组合”。
这个黄金组合加上一定比例的粘结剂,像刷油漆一样刷到基材上,形成涂布,然后晾干,形成的薄膜厚度只有200微米,差不多是两张A4纸叠在一起的厚度。
别的材料是“挡”电磁波,我们是“吃”电磁波。我们的铁钴钌薄膜就像一块电磁波海绵,能把干扰信号吸干抹净。在5G高频段,它的平均吸波效率超过90%,部分频点甚至能达到97%。
特别值得说的就是钌,它与铁、钴的磁性特性相结合,使电磁波能量得以充分消耗,为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发带来了新的可能。相比传统磁性材料,铁钴钌合金在复杂的环境下依然能高效工作。
为实现三元合金薄膜的产业化,团队在导师李享成教授的带领下,很快研发出了涂布机和新型仿真技术,使自主设计的铁钴钌三元合金薄膜实现可控化工业量产。
现在,我们已实现按需定向设计材料。不仅给芯片设计“防护衣”,还设计出了抗太阳辐射、尺寸大、强度高的基站防护器件,以及抗盐腐蚀、频带宽的导航系统防护装置。
大众点评——
讲述人:武汉永能智祥自动化有限公司刘霄洋
我们公司主要制造一款电子检测设备,为保障设备的监测精准,必须排除杂波信号对产品的干扰。装上武科大“电磁防护衣”后,杂波被有效屏蔽了,产品的性能获得很大提升。
此前,公司在电子产品的电磁防护上,使用的是浙江一家企业的产品,但是电磁屏蔽效果不是特别好,影响到我们电子检测设备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成了技术瓶颈。
去年8月,我们得知武科大李享成团队师生研发出一款“电磁防护衣”,只要在设备披上薄薄一层“外衣”,便可屏蔽90%以上的电磁干扰。这个屏蔽效果已经远远超过我们正在使用的电磁屏蔽产品。我们主动引进了名为“鎏金盾系列产品”的武科大电磁防护技术,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同样的电磁防护技术,假若满分100分的话,浙江那家公司的技术只能给70分,而武科大的电磁防护技术可以打90分。而后者价格合理,性能表现更为优异,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程毓)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