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1日讯 “被信任的感觉真好!我们回家翻箱倒柜也要把书找出来。”2月9日,市民汪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一封长长的“表扬信”,点赞武汉图书馆的弹性服务。
馆方介绍,延期归还等弹性举措让读者更加遵守借阅规则、践行诚信借阅,如今,该馆月均办理延期书籍已降至40册。
汪女士点赞武汉图书馆服务。社交平台截图
2月9日11时许,汪女士带三年级的儿子在武汉图书馆看书,准备离开时却在借还书环节遇到了难题。“之前借的一本《水浒传》怎么也找不到了,因为超期未还,我们没法继续借阅其他书籍。”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汪女士向现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图书馆馆员告诉汪女士,可以通过购买一本相同的书籍进行归还;但在进一步查询后,馆员发现该书是2014年出版的版本,市面上已经不再出售了。于是,为了不影响小读者继续借阅其他书籍,工作人员迅速采取了灵活处理方式,主动办理了特殊延期还回手续,并暖心提醒小朋友:“找到书后,带到图书馆来就行!”
馆员在为读者做图书登记和特殊延期归还手续。武汉市图书馆供图
“这是一种完全信任的态度,让我觉得很温暖。”汪女士说。
汪女士还在朋友圈中写道:“点赞武汉图书馆的服务!就这态度和服务,还说啥,回家翻箱倒柜也要找出来。”她告诉记者,图书馆并没有因为书本丢失而简单粗暴地要求赔偿,而是用再买一本书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做法本身就非常人性化。同时,工作人员还主动帮忙查询了书籍版本问题,避免了读者因买不到书而需要再次跑图书馆的麻烦。
武汉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双减”政策落地后,图书馆青少年阅览室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节假日到馆人数大幅攀升,阅读热情持续高涨。“我们始终坚持将心比心,为读者排忧解难。如果小朋友确实找不到书,图书馆也不会因此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
馆员指导小读者自助借还图书。武汉市图书馆供图
记者获悉,武汉图书馆广泛采用自助借还书系统,读者借阅图书后需在30天内归还。若超过规定期限仍有图书未归还,根据借阅规则,读者将暂时失去继续借阅其他图书的权限,直至所有逾期图书全部归还后,方可恢复正常借阅服务。然而,对于少儿读者来说,由于借阅数量较多,常常会出现因逾期图书落在家里而无法正常归还的情况。为此,青少年阅览室及时梳理了常见问题,为读者做好登记,并将未带图书先做延期处理,避免影响读者后续正常借阅。
“这种弹性处理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读者的借书问题,还提升了他们对图书借阅规则的理解与遵守程度。”该负责人表示,在弹性处理方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读者自觉遵守借阅规则、践行诚信借阅行为。数据显示,针对特殊情况的图书处理数量出现了显著下降,从2024年初的月均200册降至2024下半年的月均80册,今年1—2月以来每月仅有约40册图书需要进行特殊延期处理。
逾期的书籍被找到了。汪女士供图
10日中午,汪女士告诉记者,小朋友回家后认真翻找,终于找到了《水浒传》,“现在迫不及待想要去图书馆还书呢!”
(记者商佩 通讯员陈越 周云)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