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蔡甸区西北部的索河街道,与汉川接壤。蛇年大年初六,总投资约9亿元的石山商业综合体项目在武汉这个偏远的街道签约落地。
石山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石山堡村,建成后,将集纺织工业电商中心、民俗文化展示厅、酒店、超市、住宅等于一体。
石山商业综合体项目鸟瞰图。
13日,在向记者介绍这个项目的落地过程时,索河街道负责招商的副主任张耀深感欣慰,“跟踪这个项目大半年时间,终于有了成果。”
张耀说,今年春节,他与同事只休息了两天,“楚商回汉过春节,这也是难得的招商机会,我们自然要在岗”。
去年腊月二十四,在长沙经营纺织、服饰生意的袁长江回乡探望父母和亲友。
得知这一消息,街道的招商团队并没有急着上门拜访,而是通过电话预约第二天拜访时间,“旅途劳累,要给人家留出休息、团聚的时间”。
第二天上午,张耀和同事与袁长江坐在屋前的空地上,晒着太阳、嗑着瓜子、吃着花生。这场简易又接地气的招商推进会上,双方敲定了这个9亿元项目的投资细节,并达成签约意向。
张耀带领返乡的索河籍企业家看家乡变化。 记者张衡 摄
“电话沟通交流几个月,不如见面交流半个小时。”张耀说。
其实,这个项目的落地并不像张耀说得那么轻松,前后经历了7年多的反复协调。
早在2017年,袁长江就有返乡投资的想法,他当时将一个仓储项目落户索河街道,无奈因种种原因最终未能落地。但双方此后的联系从未中断,袁长江逢年过节都会收到来自家乡的问候。
去年7月,索河街道招商团队跑遍北京、上海、天津、长沙等国内各大城市,向蔡甸籍企业家大力推介索河的“天赐山水”,作为索河籍企业家、长沙武汉商会副会长,袁长江成了重点拜访对象。
家乡的变化也令袁长江心动:“索河多丘陵,风景好,以前却是个穷地方。招商干部告诉我,当地正打造地热温泉小镇,借助地热资源打通产旅融合发展产业链,已建成运营十多家特色民宿,去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张耀为返乡的索河籍企业家介绍家乡文旅产业发展。 记者张衡 摄
袁长江说,有游客就有消费,家乡还是很传统的农村集镇,商业接待能力几乎是空白。在与索河籍的长沙企业家、招商团队坐在一起开展一次“头脑风暴”后,他有意在家乡打造一个商业综合体。
袁长江说,去年腊月二十五的会谈,让他的项目规划及定位越来越清晰,“只等恰当时间签约”。
大年初一上午8点,袁长江在进山的路上凑巧地遇到了正在加班的张耀。张耀邀请他参加大年初六街道举行的集中签约仪式及索河籍企业家座谈会。
2月3日,大年初六,索河街道会议室内格外热闹,集中签约4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金额16.8亿元,这其中包括石山商业综合体项目的9亿元投资。
在当天的企业家座谈会上,袁长江说:“以前,我常常会向长沙的朋友介绍家乡好、家乡美。但他们一提出要过来玩的时候,我就不敢接茬。现在街里有民宿、有美食、有景区,让我有了接朋友来索河玩的底气,这也是我投资项目的底气。”
(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通讯员张啸)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