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鸟,蒜鸟,您消消气哈。”2月12日,央视元宵晚会上,在与哪吒和敖丙的互动中,主持人撒贝宁冒出了几句地道的武汉话,一举冲上社交媒体热搜。
在评论区,长江日报记者看到,不少网友调侃:“蒜鸟是武汉的和平鸟,一出现就让双方各退一步。”这句武汉话在过年期间走红全国,不仅是因为它发音有趣,使用场合多,更是因为武汉礼物文旅产业有限公司为其设计的IP形象——一个头上长着绿色大蒜的小黄鸟。
“蒜鸟”毛绒挂件。
“过去一个月这款武汉文创毛绒玩具卖得很火,全市到处都断货了。年假刚一结束,我们立刻联系了工厂连夜制作。”武汉礼物总经理杨智博告诉记者,眼下,这款小小的挂件玩具已经成了“销冠”,全市150多家店铺平均单店日销上百个。在社交媒体的相关话题下,有到武汉的游客问可以在哪里买,也有已经买到的热心市民留言哪些店铺还有库存。不少外地网友无法及时赶到武汉,要求能线上直接网购。
“蒜鸟”不仅外表可爱,还有自己独特的叫声。只需轻轻按压小鸟腹部,便会传出两声可爱又地道的“蒜鸟,蒜鸟”。据杨智博介绍,这款毛绒产品的外形和声音都来源于市民李泽阳的创意。他为了让妻子消气,制作了这款小玩具并特意把孩子的声音录进去,哄对方开心。他把这段小故事发到抖音上分享,没想到网友都看中了这款玩具,纷纷要求“上链接”。在武汉礼物公司的合作下,夫妻联系好了制作工厂,开始批量生产,“蒜鸟”也被上到武汉各大景点和商圈的纪念品货架。
在武汉礼物展厅,记者看到了“蒜鸟”的小伙伴。有说“馍气”的馒头,说“搞么斯”的小狮子……杨智博说,趁着樱花开放,还将推出樱花版“蒜鸟”,其他有趣的武汉话也会逐渐做出新款毛绒玩具。
武汉系列文创毛绒产品。
在杨智博看来,方言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特色,不应被遗忘。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武汉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蒜鸟’的走红也体现了现在全国人民对武汉的关注度,大家对武汉美食好奇,对武汉话感兴趣。”他说。
除了方言系列的毛绒纪念品,记者还看到黄鹤楼拟人形象的玩偶,尺寸不一的越王勾践剑抱枕,有可爱表情的面窝和豆皮毛绒挂件……杨智博说,近两年来,带有武汉特色的纪念文创产品越来越多,其销量也呈爆发式增长。1个月前,位于天河机场的武汉礼物机场店开业3小时内销量破万。
市民游客选购带有武汉特色的小挂件。
“大家对伴手礼的需求也从食品类特产转变为更富有情感价值的文创产品,它已占我们整体销量的一半,毛绒品类销售从原来的‘小众’一跃至前五。”杨智博说,眼下,武汉礼物已拥有1000多款伴手礼,未来将每年增加200至300款新品。
(雷心蕊)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