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后的每一天,行程都是满满的。”14日,风野(武汉)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雷光树和团队一早出发赶到东西湖区,对即将落地的项目再次敲定细节。面对面沟通和拼尽全力,是这个团队快速成长的“武器”。
雷光树给记者出示了他去年的出差记录:喀什、海口、泉州……一年里,他飞了75次。从一个人到如今的10人团队,2024年,公司年营收规模达300万元。
参加露营活动时找到创业方向
风野(武汉)创意设计有限公司的办公室。
青山绿水间,天幕、帐篷、玻璃房错落点缀其中,三五好友相聚,或围炉煮茶,或露营烧烤,享受悠闲时光……在汉阳区5.5家居创意园13楼,雷光树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不少户外营地设计图纸。
创始人雷光树是“95后”,2017年,他从云南来到武汉求学,在江汉大学设计学院读书时,雷光树就有个创业梦。2022年,和学校老师交流时,老师向雷光树推荐了5.5家居创意园与江汉大学联合成立的创新创业中心,得知中心可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并配有水电物业、政策对接等一系列服务,雷光树带着5万元积蓄入驻,“当时我一个人在免费卡位上办公”。
在创意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同步申请了创业扶持资金和小额贷款。
创业初期,他将方向聚焦在建筑改造。作为户外玩家,他经常参加露营旅行,注意到很多营地设计存在不足。他决定转做营地设计,带着专业测距仪和照度计,开启田野调查,走访数十个营地,与露营爱好者交流后,他发现露营者注重“安全且特别的自然体验”,露营营地设计这一市场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风野既象征美景,也寓意着我们年轻人有活力,要疯、要野!”通过在社交媒体、行业论坛分享作品和理念,他积累了一批粉丝,陆续引来客户。他告诉记者,早期曾接过一个小型户外露营场地的设计项目,客户预算有限但要求很高,雷光树结合场地自然条件,设计出经济实用的方案,这个项目为他积累了口碑,“勘察、设计、视频剪辑、财务会计都是我一个人,忙到飞起!”
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各展神通
雷光树(左二)在工作现场。受访者供图
雷光树将志趣相投的同学、同行拉进团队,有人把控落地,也有人主攻视觉设计、社交媒体运营。团队将每个项目都当成“第一笔订单”,无论项目大小,反复修改,只为设计出特色,用作品说话。
雷光树说,公司开办之初,项目少、金额低。当时,园区为团队引入第一个项目额较大的客户,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设计方案出来后,在知识产权申报时,团队经验不足,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他们顺利申请下来,有效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团队曾接下新疆尼勒克县的一笔订单,雷光树和同事住了一周,请当地司机当导游,把周边所有度假酒店和营地跑了个遍,将定价、风格、营地周边景点摸清,“想找出我们能做什么特色?我们应该是什么定位?要满足目标人群的什么情绪价值?”
新疆昭苏县的天马是当地的一张名片,在他们设计的昭苏县营地项目中,从空中向下俯瞰,营地形状正是一匹奔跑的骏马。团队设计的利川靓城映像·南岸营地于去年5月开业,2个月内,营业额突破220万元,“每一次设计大家都会无数次头脑风暴”。
打造美丽桃花源的背后是付出。策划师陆崇江回忆,团队曾接到一个山区大型户外营地设计项目,地形复杂,施工条件艰苦,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天气多变,给项目进度带来很大影响。项目进行到一半时,客户要求重新调整方案,一次次优化施工方案,项目得以完成,客户非常满意,还为他们介绍了其他客户。
“拿到第一个百万项目是创业第三年。”雷光树回忆,2024年,公司业务量逐渐增加,团队从12楼的卡位办公室搬到13楼百余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室,“上了一层楼,对我们意义非凡”。
项目已在40多个城市落地
雷光树(右一)在和同事沟通。长江日报记者 刘晨玮 摄
去年,公司申报获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还参加了武汉大学生“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省大学生创业孵化路演活动。
在武汉求学、创业近八年,雷光树感受到武汉这座城市有吸引青年人“乐业”的双创环境,让初创企业得以越走越远。
5.5家居创意园园区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少丹介绍,2016年开园以来,园区共孵化大学生企业200多家,目前,在孵大学生创业企业70余家,园区提供免费办公空间,更“从0到1”服务大学生创业群体,“尽全力‘拉’创业团队一把,让他们在广阔、低成本的实践平台上大胆追梦”。
雷光树告诉记者,他看好户外露营市场,团队将继续深耕,同时向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亲子主题户外空间设计等方向扩展,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太原、延边、遵义、新疆布尔津……一顶顶天幕和帐篷,成就着别人的诗和远方。据统计,目前,公司项目已在40多个城市落地,泰国清迈也有落地项目,雷光树非常自信,“我们的设计有创新、有个性,服务客户时全程跟进,业内口口相传带来很多机会”。他期待,未来团队能打造更多桃花源,等待游客开启。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刘克取)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