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关节痛别硬扛!有这些信号,你可能得去看风湿免疫科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2-15 08:15 来源: 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
【字体: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风湿免疫科”时

  可能会联想到

  “老寒腿”“阴天下雨关节疼”

  甚至觉得是“老年病”

  其实,风湿免疫科涵盖的疾病

  远不止这些……

  风湿免疫科到底看什么病?

  不是“治风湿”的科室!

  风湿免疫科主要诊治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免疫系统就像身体的“保安队”,正常情况下,它能识别并清除细菌、病毒等“坏蛋”。但如果免疫系统“认错人”,把自身的健康组织当成敌人攻击,就会引发风湿免疫病。

  常见的风湿免疫病

  1、类风湿关节炎

  手指、手腕等小关节对称性肿痛,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像“生锈”一样,持续超过30分钟需警惕。

  2、系统性红斑狼疮

  脸上出现蝴蝶状红斑、反复口腔溃疡、脱发、光过敏(晒太阳后皮肤起疹),年轻女性高发。

  3、强直性脊柱炎

  腰背痛夜间加重,活动后缓解,严重时脊柱像“竹节”一样僵硬,影响活动能力。

  4、痛风

  大脚趾突然红肿剧痛,常因高嘌呤饮食(如海鲜、火锅)诱发。

  5、干燥综合征

  眼睛干涩如“砂纸”,口干即使喝水也难以缓解,可能伴随龋齿增多。

  6、骨关节炎

  退行性关节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7、炎性肌病

  四肢近端肌肉酸痛,蹲下站起困难以及手臂上局困难,可能眼周、前胸后背、手背出现皮疹,查血发现肝功能异常。

  8、系统性硬化症

  四肢皮肤肿胀发硬,甚至无法捻起,可能伴有手指遇冷变白,随后变红、变紫,堪比天气预报,此外还合并内脏器官纤维化。

  9、系统性血管炎

  如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ANCA相关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等。

  10、其他疾病

  还包括IgG4相关性疾病、成人still病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关节,还可能累及皮肤、肾脏、肺、心脏等重要器官。

  这些症状别硬扛

  及时就诊的10大信号

  风湿免疫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甚至儿童都可能中招。如果你有以下症状,建议尽早到风湿免疫科排查:

  关节肿痛:尤其是手指、手腕、膝盖等小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超过6周,晨起僵硬感明显(比如握拳困难)。

  不明原因发热:低烧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

  皮肤异常:结节红斑、紫癜样皮疹、面部蝶形红斑(晒太阳后起疹)、脱屑样皮疹。

  口腔溃疡:反复口腔溃疡,特别是每年超过3次以上,有时还会出现外阴部溃疡。

  全身疲劳:即使休息充足也感觉累,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口干眼干:喝水无法缓解,吃饼干需要配水才能咽下。

  雷诺现象: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双手或双足变白,遇暖或情绪稳定后变红,最后转为正常颜色。

  肌肉疼痛、无力:蹲下后站起困难、手臂上举困难。

  腰背疼痛和交替性臀部疼痛:休息时腰背痛加重,尤其是后半夜腰背部疼痛明显,活动后会减轻,起床时有僵硬感,有时还伴有膝关节、踝关节肿痛。

  多系统或多脏器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肝、肾、肺、脑、眼、血液系统、皮肤关节等多系统损害。多脏器出现问题,大多是风湿免疫病,请务必记住。

  注意:单凭某个症状不能确诊,但持续存在或组合出现时,一定要重视,尽早就医!

  确诊需要做哪些检查?

  不是过度医疗

  很多患者抱怨:“医生让我抽了8管血!”其实风湿免疫病诊断复杂,需结合症状和检查:

  ①抽血检查:常规生化: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

  免疫学指标:体液免疫功能、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类风湿关节炎)、抗核抗体谱、肌炎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HLA-B27抗体;

  ②影像学检查超声/MRI:

  早期发现关节滑膜炎(X光片可能看不出)CT:评估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胸部CT:明确有无累及肺出现间质性肺炎等;心脏彩超:有无侵犯心脏瓣膜、心包;腹部彩超:有无累及肝肾、胰腺、胆管组织等;

  ③特殊检查:

  唇腺活检(诊断干燥综合征)关节液穿刺(鉴别痛风与其他关节炎)、肌肉活检(诊断炎性肌病)、皮肤活检(明确皮疹性质)等。

  风湿免疫病治疗 关键

  稳住免疫系统,别信偏方

  风湿免疫病多为慢性病,需长期管理,但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

  1.常用药物

  ①止痛抗炎药代表药物:布洛芬、塞来昔布、洛索洛芬。作用:缓解疼痛和炎症,属于“治标”药物,不能长期依赖。

  ②糖皮质激素代表药物:泼尼松、甲泼尼龙等。作用:快速控制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突然停药或自行减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弹。

  ③免疫抑制剂代表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他克莫司、环孢素等。作用: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属于“治本”药物,但起效较慢。

  ④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阿达木单抗等)、IL-6抑制剂(托珠单抗)、小分子靶向药(托法替布、巴瑞替尼、乌帕替尼等)、IL-17抑制剂等(选择多,早诊早治,预后好)⑤其他药物如羟氯喹、雷公藤、白芍总苷胶囊、别嘌醇等,针对特定疾病有独特疗效。

  2. 治疗误区

  “激素副作用大,吃几天就停” → 随意停药可能病情反弹!

  “中药偏方纯天然” → 某些“秘方”偷偷添加激素,危害更大!

  “不痛就是好了” → 无症状时仍需定期复查,防器官损伤!

  3. 日常管理

  适度运动:如游泳、太极拳,有助于保护关节功能。

  饮食均衡:痛风患者忌高嘌呤食物(内脏、海鲜、肉汤)

  防晒:红斑狼疮、皮肌炎患者应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时外出,并使用高倍数防晒霜或者物理防晒。

  定期复查:即使病情稳定,也需定期监测,防止疾病复发或进展。

  (来源: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