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网上热卖防静电神器,真的有效吗?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2-17 19:4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7日讯(记者商佩)“开车门像摸电门,脱毛衣自带闪光特效,握手秒变皮卡丘!”近日,市民刘先生向长江日报记者频频诉苦。入冬以来,他平均每天要被静电击中十余次,如今连毛呢材质的衣物都不敢穿了。刘先生看到网上推荐的防静电神器琳琅满目,但对这些产品的实际效果,他心里直犯嘀咕。为解开这一疑惑,记者采访了两位物理专业人士,了解这些防静电产品是否真的有效。

  电商平台上的“防静电神器”。

  2月16日,记者在电商平台上搜索“防静电神器”发现,这类产品价格跨度极大,从9.9元包邮的钥匙扣到568元的智能手环,且百余款产品都标榜着“一秒消除静电”。商品评论区更是出现两极分化:有消费者称效果显著,“毛衣基本一天不会噼里啪啦”“裙子不再因静电贴腿”,也有人吐槽“防静电手链一点用都没有”“又是缴纳智商税的一天”。

  网友分享的防静电手链。图片来自小红书用户 

  高校物理系在读博士商泽淦在采访中指出,静电的产生主要源于物体之间的摩擦,这种摩擦会促使电子发生转移,进而在物体表面形成电势差。当人体接触导体时,就会引发瞬间放电现象。像人们日常走路、脱衣服等行为,都会使人体与衣物、地板等材料产生摩擦,导致电子重新分布,最终产生静电。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的岳姓高中物理教师介绍,虽然轻微的静电电击对人体并无实质性危害,但在生产生活中,静电却可能引发诸多麻烦与潜在危害。例如,在加油站、粉尘车间等易燃易爆场所,静电产生的火花极有可能引燃周围的可燃物,酿成大祸。

  网上热卖的防静电神器究竟有没有实际作用呢?岳老师表示:“这些产品在特定条件下有一定效果,如喷雾能减少衣物静电,手环在接地时能释放静电。但部分产品存在夸大宣传的嫌疑,尤其是在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情况下,实际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岳老师进一步解释道,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防静电喷雾,喷在物体表面后能够增加其导电性,从而在短时间内减少静电的积累。不过,这种喷雾的效果持续时间较短,需要频繁补喷才能维持效果。而那些号称防静电的无线手环等产品,如果不能有效接地,就无法持续地将电荷释放出去,其防静电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从本质上来说,防静电产品就像是电荷的搬运工。” 商泽淦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若想科学地预防静电,可从减少静电累积和避免尖端放电这两个方面着手。比如,适当增加室内环境湿度,尽量少穿化纤材质的衣物,以此减少电荷的累积;在触摸金属物体前,可先接触大面积的导体,如先用手掌贴墙,或者握住钥匙再去接触门把手,这样也能有效避免指尖放电带来的刺痛感。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