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世界机器人大赛上,这所学校“全员获奖”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2-19 18:2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9日讯(通讯员李俊 记者刘嘉)在近日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总决赛上,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13名学生参赛,收获2金5银6铜的好成绩,成为赛事创办九年来首支全员获奖的“金牌战队”。

  比赛现场。

  据悉,本届赛事吸引全球11000余支战队角逐20余个赛项。近2500人参加的青少年设计大赛很受关注,如“Super AI超级轨迹赛”,要求选手在90分钟内完成机械模块搭建、传感器集成、控制程序优化等赛事准备,150秒内启动机器人完成黑白线的寻迹任务、突破黑障、穿越时空之门、返回终点等任务,既考验选手的技术水平,也考验细心与耐心。

  “我对科创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学校社团课程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李伟诚说。该校教师孙韬介绍,每块奖牌的背后是师生的努力付出——平均17版程序迭代方案、3D打印废料可铺满两个篮球场、机器人校队每天要经历上百次失败。学校的“树常青创学院”实行学分银行制,允许学生用机器人、无人机、各类模型竞赛积分兑换创客工坊科技选修课程,孩子们的兴趣很大。

  参赛师生合影。    

  赛场外,获奖队员们还尝试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中。王彦皓同学独创了“神龙摆尾”技术,让机器人在比赛中突破了“时空之门”任务的难点,他正在探索将这一程序设计理念移植至残疾人辅助设备开发。冯钰彬、杨彦煊同学将机器人寻迹算法优化后,根据地图特点创设出“万能寻迹”,他们正研究将之应用于社区智能回收站的程序设计中。  

  该校副校长陈刚表示,学校自2024年被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以来,积极探索、践行适合学校发展的“一主两翼三化”学校科学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数字化、协同化和国际化”的科学教育实验校发展格局,持续探寻做好科学教育的路径和办法,力争为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做出更多常青树贡献。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