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0日讯在江夏区乌龙泉街的广袤田野间,一场关乎土地的变革正在酝酿。20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江夏区乌龙泉街19万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融资授信7.05亿元。
“19万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可新增耕地0.93万亩。”江夏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哈德文十分看好这一项目,称这次整治将打造1个万亩智慧农场、2个千亩特色产业园,耕地质量预计提升1个等级。
据自然资源部调查,全国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碎片化,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15%至20%。乌龙泉街的现状有着普遍性:零散菜地点缀乡间,有废弃坑塘阻隔田畴,田间道路通达率不高,部分田块因排灌设施缺失只能“望天收”。
项目规划显示,整治将对低效建设用地进行拆旧复垦,整理出连片耕地;新建生态沟渠,铺设智能灌溉管网;修复矿山迹地,打造梯田式生态公园。一期3.05亿元投资中,智慧农田系统占比近三成。
武汉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未来的效果图。
“这不仅是土地形态的重塑,更是生产关系的革新,承载着耕地保护的国家战略,也关系着武汉都市农业的未来图景。”哈德文说。
在武汉,类似的变革也在悄然推进。今年1月,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湾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豹澥湖北岸,整治区域约9.40平方公里。项目主打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并修建田间道路,让土地规划更科学,环境更宜人。同时,未来湾还将引入时尚运动和科技研学,既保留乡村肌理,又赋予新的经济活力。
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湾的未来效果图。
目前,武汉已出台《武汉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全过程管理办法》,将经验做法转化为制度成果。2月19日,农发行与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签订200亿元融资授信协议,武汉7个区共12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将全面提速。
(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陈怡婧 杨静 娄莹)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