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3日讯(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武铁轩)2025年铁路春运于2月22日结束,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数据显示:为期40天的春运,武铁共发送旅客2494.4万人次,日均发送62.3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9%,创历史新高。其中,2月4日单日发送量达100.1万人次,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也创下春运历史单日新高。
动车组列车在武汉动车段待发。通讯员邹政 摄
2月2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今年春运武铁发送旅客量创新高的原因主要在于铁路运能提升、出行需求增长等。
2025年春运,武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方向的运能实现跃升。依托2024年底开通的荆荆高铁,新增汉口站、沙洋西站等站点,16组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次集中投用,5662列临时列车和1465列夜间高铁加开,京广、沪汉蓉等繁忙干线运力提升25.7%。通过重联编组、优化车次,日均始发运能达47.8万席,重点覆盖务工人员集中的区域,217列务工专列助力近30万务工人员返岗就业。
武汉客运段列车员服务旅客。通讯员屈明月 摄
据了解,今年春运出行热潮呈现双向流动的新趋势。武汉三大火车站共发送旅客1010万人次,其中汉口站同比激增21.9%。新开通的荆荆高铁表现抢眼,累计发送旅客13万人次,1月31日至2月4日连续5天刷新单日客流纪录。文旅融合效应显著,借助“高铁+旅游”模式,春节8天神农架景区接待高铁游客超3万人次,广东游客占比达五成,形成跨区域文旅消费新格局。
此外,智慧服务全面优化了出行体验,也提升了旅客的出行热情。铁路部门推出12306学生、务工人员预约购票专区,221个车站实现电子发票全覆盖;升级候车区设备,新增584处温热水供应点和209个充电设施;设置83条绿色通道及121处会合点,重点旅客服务覆盖率提升至100%。餐饮方面,在汉口、武汉、武昌站试点列车网络订餐,推出金汤巴沙鱼等地道特色套餐。此外,非遗展示、列车春晚等活动贯穿旅途,营造温暖出行氛围。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