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3日讯(记者刘晨玮)“您最近遇到了什么困难吗?可以告诉我们。”21日,益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陈春芳带着机构社工在社区上门走访,将服务对象的需求一一记录下来。她服务的是困难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走进社会工作领域源于陈春芳的个人经历。2009年,陈春芳一岁半的儿子被查出脑瘫。后来,她的丈夫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她开始了跑两家医院的生活。在持续治疗和悉心照料下,儿子的病情逐渐好转,还进入小学求学,丈夫接受器官移植手术后,身体情况也开始逐步恢复。
走出人生困境,陈春芳回想起自己得到过的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她问自己:“我能为同样遭遇的人做些什么?”2012年,陈春芳在网上建起“宝贝加油群”等社群,让家属互相介绍孩子康复的经验来互帮互助。2015年,她开办了公益性质的脑瘫儿童家庭康复中心,免费提供家庭康复环境模拟和心理疏导。
2016年,陈春芳成立了社工机构,为脑瘫患儿、孤独症患儿提供志愿服务。她也意识到做好服务必须掌握专业知识,开始自学并考取中级社会工作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希望用专业知识“助人自助”。
陈春芳在工作中。本人供图
团队的服务范围也在扩大,开始服务困境人群和弱势群体,同时发展志愿者。现在,机构拥有十余名社工,志愿者达200余人,团队累计义务服务时长已近3万个小时。陈春芳获得“中国社工人物”、省道德模范、市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个人荣誉,还入选了武汉英才计划。
如今,作为社工机构负责人,陈春芳依然在一线入户走访,她说:“曾经淋过雨,如今也想为有需要的人撑伞。”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