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中之重
——企业家等热议武汉优化营商环境“新政”
以优化营商环境的“软”环境,构筑经济发展的“硬”支持。
3月5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锚定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聚焦经营主体新需求,提出持续优化市场、法治、开放、政务、产业、科创“六大环境”,发布《2025年武汉市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方案》,为今年营商环境改进提升工作明确“行动指南”。
与会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家等纷纷表示,将坚定发展信念,共同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整体提升。
民营企业吃上安心顺心发展“定心丸”
“武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让我们深感振奋,信心倍增。”武重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胡军说,实实在在地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为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更好享受红利提供了政策支撑。
武重集团在重型装备领域占据着原创技术“策源地”,始终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底。胡军表示,将充分利用好提升行动契机,积极对接武汉的产业政策,主动融入武汉的创新平台、人才平台和供应链平台,在良好的创新生态中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用是市场有序竞争的基石。”武汉市中小企业信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建林表示,会上发布的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方案与协会工作紧密相连,自2021年协会成立,已为近千家企业建档,通过“301”贷款模式助企融资超10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陈建林说,协会将开展信用培优,为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信用身份证”,搭建“信易贷”平台并推出“信用秒贷”,设立失信修复绿色通道,助力创新型企业轻装上阵。
“武汉市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方案的出台,为民营企业吃上了一颗安心、顺心发展的‘定心丸’,更吹响了奋勇争先的‘冲锋号’。”武汉海辰友邦科技公司董事长崔一兵表示,他身边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家切实感受到武汉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的成效,办事服务既有“速度”又有“力度”,还充满“温度”。
作为一家专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技公司,崔一兵表示,企业将鼓足干劲、心无旁骛,持续在技术创新上寻求突破,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为武汉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流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底气
营商环境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是企业扎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养分”。
“一流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底气。”香港新华集团华中区投资总监熊英策表示,武汉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多次强调“企业的获得感”,展现出十足诚意,坚定了集团继续加码投资武汉的决心。作为武汉的重要合作伙伴,香港新华集团正积极筹备设立华中区域总部。熊英策说,集团将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深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的合作,并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来汉发展。他也期待通过港资企业的示范效应,利用“知音海外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企业和优秀人才来汉创新创业。
“持续壮大耐心资本,助力打造全国科技金融中心。”武汉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林表示,武汉金控围绕“金融+实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全新的金融产品服务谱系,着力建设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本土资金供给和专业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全市“965”产业集群发展。梅林说,集团旗下江城基金深度支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招商,切实推进省市半导体产业资本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紧密融合。在服务中小微企业上,“汉融通”平台将进一步强化融资对接、征信服务、政策兑现、信用管理等服务功能,持续推进青创贷&创业担保贷系统优化升级。
“打造良好创新生态,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烁表示,将按照会议部署要求,加快构建一体化数字资源体系,努力打造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算力运营一本账、算力资源一张图、算力调度一张网。同时,正在构建人工智能城市大模型平台,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打造一批赋能实数融合场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创新生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今年,武汉将聚焦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科研创新等12个行业领域,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与个人数据分类分级开发利用,建设不少于20个高质量数据集。
精准服务让产业链企业融通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在中车长江公司合规管理部负责人陈群艳看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努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武汉形象”的良好氛围。陈群艳表示,中车长江公司将充分发挥央企引领作用,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环境。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采购招标改革,主动向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尤其是加强与下游民营企业的对接,带动民营企业融入产业链,为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要充分落实中小企业账款应付尽付,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链稳定,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展现央企担当,作出央企贡献。
北京市天元(武汉)律师事务所常务主任律师夏传涛表示,提升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方面需要切实保护弱势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尽量避免因各类资料、数据摊派和参观、调研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不必要干扰;另一方面也需要依法规范整治部分企业欺诈、违约等不诚信行为,保护合同守约方以及农民工、企业职工等其他相关主体合法权益,合理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和良好营商环境。
武汉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张智表示,将充分发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作用,大力实施科技招商,引进企业研发中心、科创型项目。加强与重点实验室、武创院、高校等创新要素资源联动,招引顶尖人才团队、科技成果、创业投资项目。坚持以“用”为导向,促进专家技术团队和重点企业精准对接,推动更多技术和成果落地。
张智说,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聚焦科技创新企业在融资、税务、人才、政策兑现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一类事”套餐式服务场景。在重点园区、楼宇提供上门服务,实现企业服务“零距离”,让企业落得快、发展得好,投资放心、发展舒心。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汪甦 通讯员易卫民 姜小峰 泥瑞)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