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0日讯两周前,游戏科学的冯骥、宇树科技的王兴兴、DeepSeek的梁文锋、强脑科技的韩壁丞在祝铭明家吃了一顿饭。 组席的祝铭明是谁?他创立了全球头部AR眼镜及操作系统技术公司灵伴科技。
如今,这只杭州“小龙”已落户武汉江夏,并率先成立华中业务总部及武汉研发中心。”3月10日,在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上,长江日报记者获悉这一消息。
武汉创新基础雄厚、人才供给充沛、应用场景丰富、要素成本较低。 在江夏,人工智能等硬科技企业正被大力引育。
江夏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聂开天。
10日召开的发布会上,江夏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聂开天介绍,该区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解决“不敢投、不想投”的问题。通过重组江夏区科投集团,产业投资基金带动财政资金放大12.5倍,合作基金总规模达726亿元。江夏区科投集团仅用60天就高效完成灵伴落户的尽调等程序。
据介绍,在企业处于产线搭建的业务爆发期,该区量身定制“投贷担险”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并通过“汤逊湖人才十条”政策,为灵伴科技的工程师提供安家补贴、子女入学等人才政策,成功吸引近100名曾在外地打拼的湖北籍技术骨干“回家”。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方亮。
在武汉经开区,“聪明车”跑得欢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方亮介绍,该区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赛道积极布局,高标准谋划建设1平方公里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建成1312亩全国领先的封闭测试场。同时,正在编制《车城网平台建设规范》《智能网联道路运营标准》等4项标准,加快商业化试点场景落地。全场景高阶智驾芯片——龍鹰智驾AD1000可满足L2++到L4级自动驾驶需求,将于2026年大规模上车应用。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光勇。
在光谷,“新势力”频登场。“我们通过开展光谷AI创新应用大赛,吸引全国优质项目落地,当下大赛正酣,全球600多家企业、个人正激烈竞逐25张决赛门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光勇介绍,光谷已集聚人工智能企业500多家,占武汉市一半以上,核心产业规模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超30%。光谷依托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器,培育了一批AI新势力企业。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经宣 武科宣光小科 兰峰 胡静)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