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一个“天气盒”就是一座“微型气象台”,居然把这样的堤守住了!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3-22 10:2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22日讯(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陈声超)3月15日,水利部宣布今年我国进入汛期,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有了这个‘天气盒’,汛期的调度和应对从容了许多。”近日,在江夏区金口街道办事处,刚刚参加完区防汛工作会的四级调研员魏修明指着一块电子显示屏说,自从有了这个设备,防汛压力减轻不少。

  金口街四级调研员魏修明正绘声绘色地讲述“天气盒”带来的帮助。长江日报记者 刘海锋 摄

  金口街的这个“天气盒”是在去年4月安装的,使用即将满一年。“天气盒”是湖北省气象局针对基层研发的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终端,主要是基于气象部门新建的气象大数据平台,针对街道、乡镇等基层单位防汛救灾的需求,面向街道、乡镇防汛值班室,通过连接显示屏和网络,实现“一张图”实时调阅天气实况、预报预警、雷达卫星监测信息等功能,为基层单位准确调度防汛救灾赢得主动权。

  “通俗地理解,‘天气盒’实际上就是一个微型气象台。”武汉市气象局业务科技处处长张海燕解释道。

  金口街安装的“天气盒”通过显示屏呈现各项实时气象信息。长江日报记者 刘海锋 摄

  魏修明在金口街工作了30多年,曾多次参与防汛救灾工作,近年来,他深切体会到了科技赋能下,防汛工作的变化。他说,过去天气预报的精准度跟现在相差较大,有时候报了有雨结果没下,时间长了容易松懈。现如今,每小时天气情况都能及时了解,针对未来几小时的天气变化,可以相应地调整防汛方案。

  去年梅雨期,武汉下了多轮强降雨,长江水位先后超过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防汛压力陡增。金口街有两个民垸,其中一个民垸因年份太久,出现了管涌、散浸、跌窝险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魏修明说,在疏散民垸内的居民后,很多人已经做好了民垸溃堤的准备。但防汛指挥部通过“天气盒”上的未来降雨预报及雷达回波分析,认为未来水位继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天气晴好后民垸压力会降低,在对管涌、跌窝险情进行排查处理后,民垸最终有惊无险。当时市里一位水利专家惊叹道:“这样的堤居然守住了。”

  今年湖北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推动“天气盒”在乡镇广泛应用。目前,全省已经有超过500个街道、乡镇以及县级应急、水利部门安装了“天气盒”。

  武汉市气象局业务科技处处长张海燕说,目前“天气盒”已经覆盖江夏、东西湖、蔡甸、新洲、黄陂、经开等6个区,其中江夏、东西湖、经开和新洲区实现了街道全覆盖,接下来还会继续加大“天气盒”的覆盖范围。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