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点,往前冲!”3月25日,在龙灵山公园的山坡上,两只貉和一只花面狸陆续被工作人员从救助箱放出,快步跑进灌木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这是武汉动物园今年首次对救助的野生动物进行野外放归,目前它们已具备基本野外生存能力。
据悉,武汉动物园还是武汉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这里不仅收容救助野外受伤或受困的鸟类、兽类,还有市民遗弃的异宠、外来野生物种等。
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打开救助箱。彭少波摄
这两只貉与一只花面狸均为市民发现并主动联系救护中心进行救助。“花面狸是在闯入居民家中后,由武昌区城管局捕获并移交救助中心;两只貉则是在武昌区某小区被发现,其中一只受伤,经我们治疗1个月后恢复健康。”武汉动物园工作人员赵伟介绍,这两种动物属于夜行性哺乳动物,也是本土动物,近年在武汉市城区常有出没。
救助箱里的花面狸。王圣凯摄
现场,救护中心工作人员赵伟和李大华缓缓打开救助箱的门,只见貉和花面狸略显谨慎,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过了一会儿,或许是感受到了熟悉的自然气息,它们勇敢地迈出步伐,逐渐加快速度,欢快地奔向了郁郁葱葱的灌木丛。
救护人员对貉进行治疗。李大华供图
在放归之前,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对动物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适应性捕食训练,如将食物放置在高处,让动物攀爬获取,帮助它们恢复野外生存能力。同时,考虑到动物的原生栖息环境,放归地点选定龙灵山公园。这里植被丰富,有大量灌木丛和阔叶林,还有湖泊,为貉和花面狸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赵伟救助的貉奔向山林。王圣凯摄
“野生动物更适合在大自然中生存,救护回来的动物在恢复健康后,放归自然是最佳选择。”赵伟介绍,目前,武汉市陆生野生救助中心团队共有12人,都是动物医学相关专业科班出身,其中负责救护的有3人。团队分工明确,在接到市民报警后,救护人员会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救助,之后送至武汉动物园兽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还有专门的兽医负责后续的护理工作。
赵伟表示,放归野生动物对生态平衡有着积极意义。貉在野外会捕食昆虫和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对控制害虫数量、维护生态系统稳定起到重要作用。花面狸作为本土物种,放归也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赵伟救助的貉奔向山林。王圣凯摄
在此,武汉动物园也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与野生动物相处时,要遵循“四不原则”,即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这既保护了自身健康,也维护了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和生态平衡。市民如发现野生动物,可拨打园林110(027-82420382),由警务人员先行收容,再由武汉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接收处理。
(文:蔡燕秋 通讯员:乐霞、王圣凯)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