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建设的南湖生态活水尾水再生利用工程,预计今年4月可按期对南湖进行生态补水。3月2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4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新闻发布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王新华透露上述消息。
王新华介绍,武汉虽为“百湖之市”,但超99%的水资源来源于长江和汉江的过境水量,且长江武汉段水功能区已无较大纳污能力,面临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压力。为减少对长江优质水源的依赖,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武汉市大力推动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污水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再生水,这是城市的“第二水源”。目前,我市以青山区和东湖高新区为试点区域,成功申报成为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印发《武汉市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组织编制《武汉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专项规划》,制定《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水质分级导则》。
同时,坚持健全激励政策,放开再生水水价,采取“一企一策、一企一价”定价策略。实施污水处理及再生水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2024年共减免金额2651.02万元。
青山北湖流域再生水利用工程(一期)一号泵站。
青山北湖流域再生水利用工程(一期)是武汉市重点再生水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2亿元。工程建成后,将形成6.48万立方米/日工业再生水供水能力,以及2万立方米/日的生态补水再生水供水能力,对白玉山明渠、八吉府明渠进行生态补水,对武钢、中韩石化、绿色动力提供工业再生水利用。
今年1月,武汉青山流域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武汉青山支行正式签署“节水贷”融资服务协议,贷款1.25亿元。据悉,这是武汉市首个“节水贷”项目。
目前,青山北湖流域再生水利用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并与绿色动力公司签订了供水协议;青山区北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人工湿地工程也在稳步推进。
武汉市将持续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为全省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闫成义 于海涛)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