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三链共振”构筑网安基地“三大高地”:中国网谷加速崛起,奏响科创引领最强音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4-23 19:4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春天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以下简称“网安基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当和风拂过径河北岸的楼宇群落,人工智能算力的脉动与网安技术的微光在此交织。

  4月23日,网安基地将再次迎来高光时刻,第二届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在此盛大启幕,来自全国的顶尖网络安全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精英齐聚一堂,共话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助力网安产业升级与网络强国建设。

  在这片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大平台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300余家科技企业星罗棋布,“1+2+N”产业渐成体系,见证着“中国网谷”的加速崛起。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里正以“临空港速度”书写着网络强国的武汉注脚。从落子谋篇到如今蓝图舒展,网安基地的蝶变,恰是中国网安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共振”构筑起“三大高地”,探索出“以产聚才、以才促创、以创兴产”的可持续发展范式。

  站在新起点,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对标对表省委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战略任务,和市委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决策部署,正以建成产城融合的“中国网谷”为蓝图,乘势而上,久久为功,书写网络强国的“临空港答卷”。

  打造“人才雨林”:数字网安“铁军”各展其能

  4月15日,正逢校园春招“黄金期”,网安基地内“同城双星”的网安学院抢人大战正酣。

  “一年内,近200家用人单位进校招聘,覆盖全国各重点领域,提供极具潜力的岗位和招才诚意。”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老师说,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网安人才备受青睐。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应届本科生陈同学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提前拿到了心仪的offer,以35万元年薪入职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今年工作机会还挺多的。”求职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行业对网安人才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据悉,今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高校网安学院应届毕业生合计超1000人,多就职于国家网信重点领域。

  这背后,是网安基地构建的“人才生态闭环”。在这里,“得人者兴”不仅是战略共识,更化作一场贯穿产学研的“人才革命”。

  “中国网谷·华为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网络安全创新大赛在网安基地举行。

  2020年9月,网安基地依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专业化的网安学科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高学历、厚基础的网安基础研究型人才,通过校企双导师制、共建联合实验室等途径构建“产学研”闭环,让人才从书本走向实战。5年来,网安学院累计培养输送人才近3000人,承担各级科研项目82项,获得发明专利110项,多次入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

  与网安学院一街之隔的网安基地培训中心,被誉为网安人才“黄埔军校”。这里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关基行业安全保护培训基地。

  同时,企业也在培养高水平网安人才。2021年3月,奇安信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虎符(总部)基地在网安基地永久开班,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具有实战攻防和运营能力的人才。金银湖实验室、黄鹤实验室等单位,针对关基行业、一流院校、央国企等展开多种培训。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现代服务业办公室(下称“现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网安基地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各展其能的高端人才集聚地。数据显示,网安基地累计开展各类专业培训超3.7万人次,集聚网信特殊人才2000余人、网络安全从业人员5000余人。径河北岸的这4平方公里,已成为全国网络安全培养领域覆盖最广、培养层次最多的战略高地。

  强化“创新策源”:“黄金三角”激发科创新动能

  网安创新中心实现网安头部企业满园入驻。

  在网安基地创新轴线上,金银湖实验室、黄鹤实验室、中国赛宝(华中)实验室形成“黄金三角”,构建起网络安全全链条创新策源地。

  4月15日下午3时,金银湖实验室展厅里,常务副主任陈兴跃展示着最新成果:自主可控的“实验室安全大模型”已在某大型单位系统落地,参与研制的首个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弹性评价准则》已正式发布,填补行业空白。

  陈兴跃说,金银湖实验室作为网安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11月落户网安基地以来,已斩获51篇核心论文、11项发明专利,20余个国家级项目。

  “聚焦国家网安领域重大战略需求,突破网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建成国际一流水准的创新高地。”陈兴跃介绍,金银湖实验室近阶段以智能化软件安全、光通信安全、密码理论与应用、云系统安全为重点研究方向,在重点领域开展有组织科研。

  目前,该实验室已形成科创成果转化的“金银湖”模式,秉持“以用为先”的理念,紧密围绕国家、地方战略及企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金银湖安全大模型、金银湖软件供应链管理平台,支持便捷的私有化和定制化本地部署,具备完全自主可控性,已在大型企事业单位应用,并获得积极反馈。”陈兴跃说。

  同一条网安大道上,黄鹤实验室则以第三方安全“守门人”的姿态重塑网安产业标准。

  黄鹤实验室于2023年5月揭牌,目标是建成产品评价与能力提升中心、行业技术验证靶场中心、网络安全人才实训中心和网络安全研究院。

  “我们更侧重于网安产品的内生安全检测与评价。”武汉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黄鹤实验室)总经理杨志刚介绍,黄鹤实验室已建成网安人才实训中心、产品评价与能力提升中心,同时积极推进行业应用技术验证靶场和网络安全研究院相关工作。

  “黄鹤实验室的落地,弥补了网安基地第三方中立测评平台的生态缺口。”杨志刚说,黄鹤实验室承担了武汉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管理标准、网络设备安全分级要求等编制工作。在外部安全测评、功能测评方面,黄鹤实验室相继承接了工业软件中试平台安全测试任务、部分知名安全厂商安全产品线内部测试任务等。“目前已测评8个批次,包括国内外知名厂商设备。”

  今年,黄鹤实验室紧贴前沿技术,规划了AI大模型内生安全以及AI语料安全两个课题,服务各行各业AI应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中国赛宝(华中)实验室启动运行,湖北再添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该实验室总投资4亿元,建有汽车电子及零部件检测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可靠性与环境综合试验中心等,聚焦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产业可靠性检测。

  据临空港现服办介绍,以“黄金三角”为代表的十大平台相继落地运营,加快了网安基地创新策源的构建步伐。基地内2家国家级“小巨人”、1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织就创新网络,百万平方米载体空间承载着“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加速度,活力奔涌的创新生态示范地已见雏形。

  构筑“产业高地”:1+2+N体系护航数字中国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徐一帆 摄

  4月16日上午10时,奇安信科技集团湖北分区总经理黄宝轻触平板,展厅大屏幕上瞬间跃动的防御节点,宛如星辰密布的数字长城。

  “2019年华中总部落户,看中的不仅是网安基地的金字招牌,更是这里的产业生态。”黄宝透露,作为网络安全国家队,奇安信是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网络安全企业,4年蝉联“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五十强”榜首。未来,该集团计划投资10亿元,在华中总部打造“三中心三基地”,将旗下最具影响力的“补天杯”破解大赛引入武汉,并联合高校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长远看,希望把华中总部打造为集团第二总部。”展望未来,黄宝信心满怀。

  同在网安基地创新中心,浪潮智慧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下称“浪潮武汉”)将产学研用发挥到极致。

  “网安学院学生上午拿到毕业证,下午就在一墙之隔办理入职手续,研发人员不出大楼,通过空中连廊就能抵达学校零距离学术交流。”浪潮武汉首席技术官付金涛说。

  2023年,浪潮武汉落子网安基地,围绕人工智能、数据安全、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开展新技术研发。当下,浪潮武汉正开展《流域智慧管理平台构建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等两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攻关。

  隔街相望,云从科技集团华中总部正为网安基地智算中心算力扩容项目按下“加速键”。前不久,该公司中标网安基地智算中心算力扩容项目,构建AI公共算力平台及内容审核大模型应用平台。

  “项目建成后,AI公共算力平台将成为华中政务、金融和汽车产业的‘智能心脏’。”云从集团副总裁张立表示,新布局的业务板块将依托东西湖的产业优势,未来将探索独立发展的创新路径。

  天融信工程师向实践团成员进行智能家居安全风险演示。王筝 摄

  同一片区,天融信科技集团(下称“天融信”)武汉研发中心,是除北京总部以外最大的综合研发基地,集团核心的产业板块、研发团队均部署在此。

  在武汉研发中心,天融信的产品矩阵中,车联网安全是最先突破并应用的,2021年起已陆续在头部主机厂规模化落地。2023年,武汉研发中心联合东风岚图成立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写的《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检测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即将颁布应用。

  天融信武汉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集团重要的研发前沿阵地之一,中心将把人工智能技术充分融入产品、技术、交付模式中,筑牢数字化转型安全底座,助力网安基地向新向强再出发。

  来自临空港现服办的数据显示,网安基地注册企业超300家,培育规上企业28家、“瞪羚企业”8家、上市企业2家,核心区营收产值规模突破50亿元,具有竞争力的“1+2+N”特色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动能澎湃的现代产业发展引领地已然成势。

  (策划:中共东西湖区委宣传部 撰稿:张勇军 谭经田 沈雪莹 戴东辉 易磊 李鸽)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