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维汉兄弟的烤串事业:合伙7年从未有过矛盾,开出57家连锁店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5-04-24 21:5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8年前,维吾尔族青年阿布杜热黑木·伊米提与汉族青年李燕华决定联手创业。

  8年后,由这对维汉兄弟创办的湖北石榴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榴籽公司”),已在全国3省10城开设了57家直营门店,吸纳368名维吾尔族员工和850名汉族员工共同就业。

  李燕华(左)和阿布杜热黑木(右)。

  烤串摊上建立起的民族情谊

  ——“以真心换真心,不想占对方便宜的我们结成了交心朋友。”

  2017年,25岁的维吾尔族青年阿布杜热黑木在荆州街头摆摊卖羊肉串,这是他从新疆墨玉县外出打工的第9年。

  那一年,36岁的李燕华创业失利从深圳回到荆州老家。

  阿布杜热黑木的烧烤手艺不错,尝过一次后,喜欢吃羊肉串的李燕华便成了小摊的常客,每次都会点上20串。

  有一回,吃完的李燕华数了数签数,却发现多了五根油亮的红柳枝。阿布杜热黑木憨笑:“送朋友,不要钱。”

  结账时,李燕华偷偷在烧烤盘下压了100元,没让阿布杜热黑木找零。

  几天后,当他再去烧烤摊位时,阿布杜热黑木递给他一大把羊肉串。“两只手都快拿不住。”李燕华回忆。

  古城小巷,一来二去,这份淳朴的情谊,深深打动了李燕华。

  2017年10月的一个下午,吃着羊肉串的李燕华望着眼前的小摊出了神。“风吹日晒的街头不如找个安稳地。”他向阿布杜热黑木提了建议,“你烤肉技术这么好,要不我来找个门面,我们合伙创业,一起开创一个羊肉连锁品牌。”

  落日余晖里,阿布杜热黑木笑着点点头。

  两人约定,首次出资要一人一半,李燕华负责管理、营销,阿布杜热黑木则负责食品开发,“彼此要绝对信任”。

  2018年8月,开在荆州的第一家“阿布杜羊杂”爆火,不到3个月,凭借口碑,“阿布杜羊杂”在荆州、长沙、襄阳、恩施、武汉纷纷开店。

  2019年,阿布杜热黑木把公司名称定为石榴籽公司。“从开花结果到籽粒成熟,石榴籽都紧紧地抱在一起,我们希望公司的每名员工也能像这样”。

  阿布杜羊杂店人气火爆。

  合伙7年开出57家连锁店

  ——“设立双店长制,就是鼓励维汉员工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4月13日晚8时,记者来到“阿布杜羊杂店”万松园店时,等位的食客共有39桌。

  烧烤经理艾力在成串的羊肉上淋上独家酱料,红油滴在烧红的炭火上,羊肉串在烤架上滋滋作响,香气四溢。

  记者发现,这家店的店员有汉族青年,也有维吾尔族青年。

  26岁的帕提麦是万松园店新疆店长。2018年,她从家乡新疆和田墨玉县考到武汉念大学,从在门店兼职收银开始,慢慢做到了店长,现在每月工资可拿1万元以上。

  “我的搭档是一位00后的汉族小伙子,我负责前厅事务和烧烤,他负责后厨其他餐品的管理。”帕提麦说,此前顾客反馈羊肉串出品较慢,我们及时沟通,开创了预烤的做法,“他知道我力气小,收拾时还会帮我抬桌子,平日中更是能包容我的小脾气”。

  李燕华介绍,“阿布杜羊杂”从首店开始,就设立了维吾尔族、汉族双店长制度,就像当初自己和阿布杜的合作模式一样,“让双方充分发挥特长,更好地相处在一起”。

  阿布杜热黑木说,可以说门店的每款菜品,都是维汉员工共同合作的成果。

  “公司专门租了宿舍,所有维汉员工混班混岗,同吃同住,共同过汉族的春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阿布杜说,“有馕一起分着吃”,只有发自内心地认同,大家才能在生活、工作中磨合到一起。

  上周末,万松园门店的7名员工又在一起聚餐,一起唱歌时,帕提麦还情不自禁地跳了一曲新疆舞。聚会结束后,她还给自己的3名室友带了宵夜。

  “这里是我的第二家乡,自然要对家人好些。”帕提麦说。

  公司维吾尔族、汉族员工同台演出。

  1218名员工就是一家人

  ——“我们相信各民族团结融合在一起,就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创业7年,与阿布杜热黑木之间有过矛盾吗?李燕华每次都以摇头作答,“没有,我们目标一致,初心从未变过”。

  2018年10月,“阿布杜羊杂”第一家店开业3个月后,李燕华第一次来到阿布杜热黑木的家乡。

  喀喇昆仑山以北的墨玉县城,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彼时,这里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李燕华还记得,那天风沙很大,地面暑气升腾,公司一名员工的妻子抱着孩子从家中走出来,赤着脚欢迎自己的到来。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我。”李燕华说,他当时就与阿布杜热黑木定下公司的发展目标,不仅要为各民族提供就业岗位,还要竭尽所能帮助当地改善生活环境。

  “员工可以放心把家人接到身边,我们不仅管吃管住,还承担小孩学前班的全部费用。”阿布杜热黑木说,每名汉族、维吾尔族员工都有充分晋升空间,还可参与公司入股分红。两年前,公司还与墨玉县的学校合作,为企业定向培养门店优秀人才。

  目前,在湖北省市区委统战部和民宗委的帮助下,已有200余名员工的孩子走出家乡,和汉族小朋友一同学习。

  “现在我也能算半个武汉人了。”27岁的什艾力是“阿布杜羊杂店”的首批员工。来湖北一年后,哥哥热合曼便也带着妻子加入公司,并把家安在武汉,“6岁的儿子是在武汉出生的,和公司几乎同岁。”热合曼笑着说,自己在武汉收获很多。

  石榴籽公司在洪山区卓刀泉街道投资建设民族文化体验中心。

  去年,石榴籽公司在洪山区卓刀泉街道投资建设了民族文化体验中心,设有各民族文化的展示空间和石榴籽公司的发展故事。

  “我们不仅想把这里打造成民族交流的场所,更想让这里成为对外展示民族团结的一张名片。”阿布杜热黑木说,1218名员工亲如一家,石榴籽公司的发展之路充分证明,各民族只要不断地团结融合,就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长江日报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赵浩宇 林廷武 参与采写:栾嘉雯)

  【编辑:王戎飞】